|
歐洲媒體狂踩英國(文匯報) |
中評社香港12月11日電/英國朝野為疑歐抑或親歐吵了幾十年,但短短兩日的歐盟峰會,讓疑歐派取得最後勝利。英國首相卡梅倫堅拒修約,結果自願與歐洲“離婚”,促成歐盟其餘26國另組沒有英國的“新歐洲”;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會後獨攬“新歐洲”大權,但同時亦被鄰國評論指為“希魔再世”、“第四帝國誕生”。英國與德國今後肯定同樣面臨孤立。
香港文匯報報道,前天正好是《馬城條約》簽署20年,當年的修約促成歐盟和歐元誕生。英國世紀否決後,歐元區17國將連同非歐元區10國中多達9國,簽訂財政協議,承諾奉行財政紀律。英國《衛報》認為,協議締造了一個“冰冷歐洲”,依靠懲罰、紀律、仇恨維繫彼此關係。
英媒讚卡梅倫“光榮孤立”
雖然卡梅倫在峰會後堅持,留在歐盟符合英國利益,但默克爾明言“已不認為卡梅倫和我們同坐一台”。英國前工黨政府官員亦認為,現時英國留在歐盟已沒有多大意義。英國副首相、自民黨黨魁克萊格雖認同卡梅倫今次決定,但同時警告保守黨要小心英國被邊緣化,打擊經濟。
英國傳媒則壁壘分明,疑歐派與親歐派對卡梅倫的評論兩極化。以《衛報》、《獨立報》為首的親歐自由派報章,紛紛炮轟卡梅倫決定錯誤,《衛報》形容卡梅倫“放任英國漂流”,《獨立報》則形容卡梅倫的決定是“災難”,指此舉雖可贏得疑歐派選票,但長遠卻要國家付出代價。
德攬權被轟第四帝國
疑歐派報章則是一片歡呼聲,將卡梅倫的自甘孤立比作19世紀的“光榮孤立”,並將他與二戰時期誓言向納粹德國反擊的首相邱吉爾相提並論。《每日郵報》大讚卡梅倫“將英國放在首位”,讚他“有勇氣和領導能力”。英國《太陽報》更將卡梅倫頭像移花接木至邱吉爾的招牌勝利手勢照片上。
是次峰會確認了歐盟27國的權力轉移,英國智庫組織“歐洲改革中心”總監格蘭特認為,自歐盟誕生以來,德國首次奪取話事權,但未來亦將前所未有地孤立。
在希臘、意大利及西班牙,反德之聲同樣不絕於耳,很多都將今次峰會與二戰、納粹德國及“第四帝國”相提並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