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徵地浮濫 台灣農民明重返凱道抗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1 17:59:36  


  中評社台北12月11日電/台“立法院”將在12月14日休會,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是本會期最後“清倉”的優先審查法案之一,即將進行表決。台灣農民團體表示,政府提出的土徵條例草案,無法解決現在徵地浮濫的問題。明天晚上將號召上千農民、學生等重返凱道抗議,呼籲兩黨“立委”審慎審議土地徵收條例草案。

  聯合晚報報道,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表示,土徵條例不僅要“修對”,還要“修好”,才能讓人民免除被政府浮濫徵地的惡夢。政府說未來徵地要符合公益性、必要性,但什麼是“公益”與“必要”,修正草案裡面沒有明文規定,全是政府說了算,一旦修法通過,恐會陷入“一種法律、各自表述”的窘境。

  農民團體也批評現在的公聽會,根本是球員兼裁判,且流於形式,要求未來徵收土地,應實施聽證會制度,讓公證的聽證委員會聽取徵地者與被徵地者雙方的意見。

  農陣也提出六大訴求,主張:貫徹優良農地保護;建立實質公益性、必要性評估標準;建立實質人民參與機制;落實完全補償原則;建立明確安置規範;矯正區段徵收惡法等六大堅持,希望透過修法,真正捍衛台灣現有的農地。

  蔡培慧說,民間版的土徵法修正案,要求開發單位要在土地徵收計劃書中,檢附公共利益評估報告,這份報告書的性質類似“環評”,必須可接受各界檢驗才公正客觀,也才知道是否符合公益性與必要性,土地徵收後也應該合理補償與安置。

  蔡培慧表示,現行徵收土地,人民根本沒有反駁的機會,法條中規定開發單位徵收土地前,應該通知地主或屋主陳述意見,但徵收土地開公聽會都僅是形式。她反問,那個開發單位會因為地主陳情,就認為自己不符合公益性與必要性?

  律師詹順貴說,去年他曾參加新竹縣政府璞玉開發案公聽會,登記發言共100多人,他登記50多號,根本還沒機會發言,會開到中午,縣府人員就以“台電進行工程”為由將會議室斷電,草草結束公聽會,事實上“斷電後3分鐘電就來了”。

  蔡培慧說,現在的公聽會,徵地單位好像把大家找來“坐滿兩小時”,講一講就好,球員兼裁判,說徵地就徵地,如何能讓被徵地者心服口服。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