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禮仲:兩岸對經濟價值認同已發生“化學變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7 09:22:46  


  中評社台北12月16日電/亞洲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李禮仲在兩岸公評網發表文章說,ECFA從2010年9月生效以來,已經歷經1年以上的期間,從初期台灣內部高度爭議局面,但到現今台灣已經逐漸認同ECFA價值,此透露出ECFA簽訂不僅能帶出台灣經濟發展的新局,亦釋放出兩岸對經濟價值認同已發生“化學變化”。

  過去一年ECFA帶出的新方向

  ECFA之簽訂象徵兩岸邁入新的里程碑,因為其所代表的不僅是兩岸互降關稅,也是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的開始。在新的經濟關係下帶出兩岸關係的質變,而在質變過程中,逐漸走向兩岸雙向交流與發展接軌兩主軸前進,以下依序對其進行說明。

  首先在兩岸雙向交流部分,在ECFA簽訂之前兩岸在經貿關係上多為台灣對大陸投資,大陸對台投資受到限制,單向關係使得雙邊經濟無法正常發展,不過在2009年開放陸資來台,2010年順利簽定 ECFA後,雙向投資的情況開始浮現,截至今年9月大陸企業對台投資案已經有182件,金額達到1億萬6千萬美元以上,雖然距離台灣對大陸投資總金額仍有一段差距,但在雙向投資機制建構之後,兩岸相互投資將可望更為頻繁。

  雙邊相互投資可以帶出不同的兩岸經貿關係,在保障上由於雙邊相互投資,所以彼此必須設立投資保障機制,先前單向的情況,大陸缺乏洽商投資保障協議的誘因,但在雙向投資情況下,兩岸簽訂“投資保障協定”將有其必要性,因為陸資同樣需要受到保障;另外在交流上,相互投資背後隱含著不同面向的互動關係,投資不僅是股權交易,更牽涉到人員、金融與法規的範疇,而雙向投資使台灣與大陸建立雙邊的溝通平台更加迫切。

  其次在發展接軌部分,在ECFA後台灣有更多機會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如今年台灣即和日本簽訂的投資協議,日本即是看中可以透過與台商結合,進軍大陸市場的優勢。因為過去台日合資的企業往往能比純日資企業在大陸運作更為順利;除此之外,台灣也正積極洽談自由貿易協定,新加坡、紐西蘭與印度等國現正持續進行當中,未來台灣有更多參與區域合作的機會,也能強化台灣與國際經濟社會的接軌。

  台灣和國際台灣社會接軌也能帶出兩岸關係的質變,未來台灣可以扮演大陸與世界的橋梁,台灣經濟制度的開放程度與彈性較高,所以和國際接軌的包袱較輕,因此台灣可以藉此優勢吸引想要進軍大陸市場企業,把台灣當成前進大陸之灘頭堡,另外大陸亦可以透過台灣在兩岸之獨特商業地位,吸收技術、資金與商業模式,再將運作方式用於大陸當地或是國外市場,成就台灣前哨戰角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