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民調看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與發展變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1 16:52:16  


民調顯示蔡英文政治聲勢顯露敗象
  中評社╱題:從民調看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與發展變局 作者:陳淞山(台灣),美麗島電子報專欄作家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向中間移動

  繼提出十年政綱台灣共識主張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在台灣國慶日前推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定位論調,引發外界各種政治解讀,尤其是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種說法混淆概念,是一種借殼上市的台獨主張。即使以台灣現行的相關規定來衡量,這種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兩岸關係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國與國的關係。”

  對此,民進黨發言人梁文傑表示,國台辦的回應並不令人意外,北京本來就不承認“中華民國”,北京一直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就北京而言,蔡英文的說法是“柔性台獨”。民進黨希望北京正視“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政治現實,未來兩岸的交流與互動以此為準。

  事實上,根據Now news今日新聞網在10月13日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有68.9%的受訪者同意蔡英文所說“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其中“同意”的受訪者中,泛綠選民高達84.7%、泛藍陣營有65.2%及不偏任何政黨者有62.3%支持蔡英文的說法。同時,在此份民調中也顯示,有57.7%的受訪者不同意“若蔡英文當選總統後,兩岸關係將會嚴重倒退”,也有59.8%的受訪者不同意“若馬英九‘總統’連任後,將會推動兩岸統一”。稍後,蔡英文於10月14日晚間在新竹竹北的造勢晚會上也表示,據黨內最新民調顯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說法有72.1%民眾同意這個說法,僅18%不同意,而偏藍支持者中有65%接受,偏綠支持者高達86%支持,中間選民則有72%接受,顯示這個主張已是台灣不分藍綠的共識。於此顯示,當民進黨在國家定位的政治立場往中間移動時,便能迅速獲得泛藍陣營與中間選民大多數的支持,這是蔡英文在選戰中必須盱衡審視的政治效應,唯有當“兩岸關係”不再是民進黨的政治罩門時,民進黨才有較大的機會贏得選戰。

  民調結果顯示了甚麼

  此從台灣太平洋發展協會分別在9月4日與10月2日公布的9月、10月“2012總統大選民調結果”其實也看到這樣的政治現象:

  一、馬與蔡在兩岸問題上,本次調查有三個主題,對馬兩岸關係的表現滿意度、對馬不統、不獨、不武主張的信任度與對蔡否定九二共識存在的支持度。馬獲得47.6%的滿意度與43.3%的不滿意度,信任度則有50%傾向相信與近40%的懷疑或反對比例,顯然馬在三不主張的信任度是略比其兩岸處理能力的滿意度稍高,但兩者仍存有極高比例的不滿意度與不信任度。蔡在否定九二共識存在的支持度方面,認同者有34.7%,不認同者有37%,顯示蔡在兩岸問題上獲得比馬較差的支持度,且約有13到15百分比左右的幅度落差;其中尤其在此相關主題上,我們發現對蔡的主張表示“不瞭解”、“不知道”的比例竟有27.4%,遠比對馬的兩個主題僅有8.9%及10%的比例高出甚多。顯示出在最近有關蔡的十年政綱兩岸篇與馬的強力推銷九二共識發言、訴求兩岸經貿政績及三不政策上,馬是獲得比蔡相當程度差距的政治宣傳與行銷效果。再配合對照其他問卷議題,顯示馬比蔡多2個百分比的“最能確保台灣利益”支持度與統獨立場支持度情形(台獨41.6%、統一15.5%、維持現狀26.1%)的推論來比較觀察,似乎可以獲得馬在兩岸處理能力的表現比蔡有較高的認同度,同時也似乎顯現出“維持現狀”主張者比較傾向認同馬的表現。馬的“三不主張”的確發揮了一定程度對蔡十年政綱宣傳的壓製作用,且蔡的否定九二共識存在的主張並沒有發揮其政治預期效果。因此,總體而言,根本問題在於蔡否定九二共識存在並轉而以十年政綱兩岸戰略互利、和平穩定發展的政策目標及定位,並沒有獲得精確的政治詮釋與宣傳,且對此關鍵問題的政治關連、轉折變化與連結點並沒有對外界交待清楚,所以,才會造成外界認知上,蔡比馬沒有能力處理好兩岸關係的疑慮與印象,失分較多。

  二、有高達七成左右比例的受訪者,自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不同意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常講:“台灣與中國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主張,更不同意“如果馬英九連任,台灣遲早會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這三個選項的調查結果正顯示出受訪者其實是高度肯定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政治主張,也不認為馬英九連任“總統”就會走向統一出賣台灣。對於“一個中國”的政治認同問題也比例很低(17.4%),充其量只認同“中華民國憲法”的中國概念,較接近“憲法一中”的政治論調,而不是“兩岸統一”政治模式的“一個中國”。顯然,蔡英文陣營倘若能夠正確解讀此份民調所顯露的政治訊息,在否定九二共識存在的情形下提出類似“憲法一中”、“憲法各表”的“一個中國”新論述,並藉由“台灣共識”及其法制化的政策構想尋求解開兩岸政治罩門的“新理解”,或許有可能超越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的信任度及支持度,既為兩岸建立可長可久的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發展奠定基礎並開啟新局,同時也對其當選“總統”的民意支持度更有大幅度的幫助與加分作用。

  三、其實,這一個月來的民調變化結果正顯示出蔡英文訪美行與提出“台灣共識法制化”的主張並沒有達到“出口轉內銷”的預期政治宣傳成效,而馬親信幕僚金溥聰在美國訪問的騷擾戰術運用卻發揮了政治預期效果。蔡英文不僅無法藉由美國行的政治行銷拉開她與馬英九的民調支持差距,反而仍然受制於金溥聰如影隨從的“九二共識”承認與否的政治纒鬥,既無法因為“不排除統一的可能政治選項”而獲得政治突破的缺口,也沒有辦法穩住其民調繼續下滑的劣勢局面(相對地,馬的民調支持度呈現不上不下、原地打轉的情形),這是蔡英文政治聲勢敗象初露的政治警訊與危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