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歐洲:要麼統一,要麼解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6 11:18:33  


  提問:卡梅隆拒絕簽署德法提出的歐盟財政預算協議,您認為這是不明智的選擇嗎?對歐盟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法國經濟學家)科恩:我只能說這是一個符合邏輯的選擇。這和國情有關,英國在經濟、金融、社會結構上都和歐洲大陸國家有著很顯著的差異。英國是歐盟國成員中金融業最發達的國家,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0%。如果接受條約,那麼它的金融業就要受到歐盟更嚴格的管制,這樣會影響其活力。這對一個傳統自由經濟的國家來說是不能接受的,這個決定是情理之中。

  20年以來,英國在融入歐盟的過程中表現消極,一直扮演著拖後腿的角色:他們否決歐元,反對一切監管金融的政策,沒有參加歐盟困難國資助方案。現在它選擇自己出局,對歐盟的發展來說,反而是好事,剩下26國在整合過程受到的阻力會更小。
 
  提問:有美國學者認為,英國會在10年內退出歐盟?您認為有這個可能嗎?
 
  科恩:我認為卡梅隆是個明智的決策者,他受到同黨的壓力才做這樣的選擇。英國的保守黨一直不看好歐盟,他們很早就呼籲進行一次公投,讓群眾自己決定是否留在歐盟,而群眾往往缺乏長遠的眼光。假若英國處理不好和歐盟的關係,後果會很嚴重,他們失去的不止是一個共同市場。
 
  另外,歐洲大陸大筆金融交易是在倫敦完成的。如果它退出歐盟,那麼倫敦就不再是歐洲金融中心了。而卡梅隆要捍衛的是英國的利益,所以我認為接下來的日子,他會千方百計回到歐盟的談判桌上,爭取話語權,來彌補棄權票帶來的損失。畢竟,歐盟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
 
  財政聯盟
 
  提問:協議需要成員國的預算交給歐盟審核,然後一旦違反協議,就會受到懲罰。您認為這會引起成員國內部之間的敵意嗎?
 
  科恩:我不這麼認為。一開始,德國總理默克爾是想樹立鐵的紀律,讓歐盟委員會直接制裁那些“問題國家”。後來商討的結果是每個國家都采納一個“黃金法則”,按照歐盟統一規定的預算和赤字規定來施行。成員國內部來檢查財政情況,而不是布魯塞爾直接來管制。自律不行再採用他律,這樣的方案是比較明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