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榮融:國企央企背了壟斷黑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30 09:44:14  


 
  這幾年央企發展壯大了,但央企的“大”不是虛大,是有內容的“大”。我不能說很強,但在往強的方向上有了很大提高,今後還會繼續提高,我有這個信心。

  董事會制度的故事

  “在企業裡面沒有權威是可悲的,但是依靠權威吃飯更可悲” 

  《21世紀》:在央企搞董事會,如何能推動這個董事會制度? 

  李榮融:我們是建立“規範的董事會”,董事會早就有了,我認為以前那些董事會有缺陷。按照我的說法,央企建設規範的董事會還處於初始階段。董事會這一套思路,我們在決定搞之前,準備了三年。

  規範的董事會制度核心是解決“一個人說了算”的問題。新的董事會制度在央企裡試點了不到兩年,我們試點企業都說,這個辦法行。不少試點企業還要求再多派兩個外部董事,一個是懂點宏觀經濟的,因為通過金融危機以後,知道宏觀經濟很重要;第二個要求懂法律的。這樣做有利於決策更科學。

  《21世紀》:建設規範的董事會制度,核心是改變國企一把手的絕對權力,這其中壓力不小吧? 

  李榮融:搞規範的董事會的方向是正確的,現在有了共識。原來沒共識,反對的人不少,閑話也不少,主要的阻力還是觀念。
  雷曼兄弟倒下,毛病出在決策上,他也有董事會,但董事會沒發揮作用,富爾德(Richard Fuld)一人決策。所以,在企業裡面沒有權威是可悲的,但是依靠權威吃飯更可悲。

  搞董事會制度的第二個難點,中國的總經理好找,董事不好找,董事長更難找。因為董事長跟總經理有本質不同,工作方法也不一樣,董事會是票決制,董事長本人也是一票,而且配了五個外部董事,他們不是上下級關係。原來副總經理屬總經理管,你講兩句有意見的話,明天就請你走人了,他在這個關係下沒辦法保持獨立。所以要派外部董事,企業內4個,國資委派5個,目的就是要營造一個獨立的、客觀的發表意見的環境。總經理要高效執行。

  為解決董事、董事長不好找的難題,啟用了一批中央企業剛退下來的領導,這些企業領導不一般,從搞戰術成長到戰略思維。這批老領導經過在香港、新加坡和國內的培訓,派到企業去當外部董事,實踐證明他們很稱職。

  董事長是搞決策的,不是權力的象徵,他是責任的象徵。在新公司治理當中,沒有誰大誰小,你說董事長就比總經理大?沒那個說法。幹的活不一樣,董事長是幹決策的,他最大的功能是把董事的積極性發揮好,能夠營造出一個獨立、公正發表意見的場合,搞好科學決策,這個董事長就是優秀董事長。

  《21世紀》:今年10月,美國白宮一位智囊團經濟學家對本報表示,李榮融的改革思路是正確的,唯一的問題是要提高分紅,你贊同他的觀點嗎? 

  李榮融:我贊同。但對企業而言,要做到的是可持續分紅,而不是一次分完了,明天公司就關門了。

  我們要維護企業的長久利益,不能太短視了,分紅也一樣。哪家企業營利能力提高,我認為就應該增加分紅。但分紅跟企業自身的發展要有一個合理比例,要考慮企業擁有足夠的能力來支付未來的分紅,也就是可持續分紅的能力。所以開始的時候我不太主張提高分紅比例,原因就是還沒走到那一步,應該留點錢給企業自身發展。

  今天,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應該逐步提高分紅比例,提高投資者信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