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求是:國內道德狀況總體上進步向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3 08:59:13  


 
  2.出現道德問題的主要原因。

  第一,道德發展滯後性的原因。道德的發展軌跡和經濟的發展軌跡是同向的,但決非簡單同步。舊的道德觀念將長久地影響人們,而新的道德觀念轉換成為人們的內心信念和行為規範,往往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法律規範相協調、與優秀傳統道德相承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規範體系,既是宣傳思想部門和教育部門的工作,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艱巨任務。

  第二,體制機制不完善的原因。在我國社會大變革、大轉折、大發展的時期,道德問題往往折射的是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體制機制問題。比如,最為群眾詬病的一些官員貪污腐敗的問題,雖然表現為官員的敗德,但深層次的重要原因,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錢權交易多發頻發,而相應的監督制約機制卻跟不上形勢發展需要。比如,屢屢引發國內外關注的社會誠信缺失的問題,雖然表現為一些企業和商人的敗德,但深層次的重要原因,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信用風險急劇加大,而社會征信等信用體系依然缺失。比如,遭致普遍抨擊的見危不救、不守公共秩序等問題,雖然表現為一些社會成員公德失範,但深層次的重要原因,是中國傳統的“熟人社會”文化向“陌生人社會”文化不斷轉變,而社會控制和約束體系逐漸弱化。比如,讓人憂心忡忡的仇官仇富現象,雖然表現為一些社會成員的非理性心態,但深層次的重要原因,是社會收入差距拉大、貧富不均造成的社會心態失衡甚至扭曲。

  第三,法治和德治還不完全相適應的原因。社會上確實存在重法治輕德治的傾向,甚至有人對德治很反感,認為德治就是人治,德治是法治的對立面。另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當前敗德行為的代價過低,並與違法行為代價過低的情況交織在一起,這是導致許多道德問題持續產生的重要體制機制原因。

  第四,社會輿論放大效應的原因。一例敗德的突發事件,會引起一些小報小刊和網絡媒體的亢奮、躁動以及持續、深度的追蹤報道,道德“滑坡”的輿論也隨之鋪天蓋地般傳播開去。而那些在默默無聞的場合、做著默默無聞的善事的平凡的道德模範們的事跡,卻難以成為小報小刊和網絡媒體關注報道的對象。但是,在平凡的道德楷模的事跡報告會上,有哪一個動情至深而淚流滿面的聽眾,能夠贊成我們的社會已經全面道德“滑坡”的論點呢?

  當前社會存在的這些道德問題警示人們:道德考驗必將是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但中國人民有信心經受住這一切考驗。因為社會的道德主流是進步、光明、向善的,因為社會的道德問題是發展前進中的問題,更因為中國人民從事著以真善美為價值前提和價值目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