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媒體觀察:緬甸改革 變化出人意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5 00:17:56  


緬甸總統吳登盛(左)與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右)。
  中評社北京1月5日電/2011年對緬甸來講,最貼切的關鍵詞無疑是“變化”。緬甸在這一年的變化之快、變化之大,出乎人們的一般預料。

  新華網文章稱,緬甸由軍政府執政幾十年,被外部世界的人們視為“神秘國度”、“閉關鎖國”和“一成不變”。而如今,緬甸告別原有體制,開啟新政時代,迅速變化的緬甸引起世界一片驚呼。

  政治和解靈活務實

  緬甸最大的變化是由軍政府向民選政府的轉型。2011年3月30日,吳登盛領導的新政府正式上台執政,這標誌著管治緬甸40多年的軍政府正式向文官政府交權,緬甸改革的大幕也正式開啟。

  2010年11月7日,緬甸根據新憲法規定舉行多黨制全國大選,以時任總理吳登盛為主席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在大選中取得各級議會多數議席。無論人們對緬甸這次多黨制全國大選有何看法,但至少有了這樣的共識,即緬甸已經建立起“選舉產生政府”的體制。也就是說,政府要想贏得新的選舉繼續執政,那麼政府施政就不得不追求政績,重視民意。

  吳登盛政府上台後,面臨幾大客觀存在的民意壓力:一是要求快速發展經濟,切實改善民生;二是要求爭取解除制裁,改善緬西(方)關係,改善外部環境;三是要求打破政治僵局,實現民族和解,給予昂山素季政治空間,給予少數民族武裝和平機會。

  吳登盛新政府面對政治現實,採取和解姿態,調整內外政策,迅速開啟了緬甸變革之門。

  無論是在昂山素季問題上,還是在少數民族武裝問題上,吳登盛政府都採取了比過去更加靈活和務實的舉措。

  8月18日,新政府發表聲明宣布邀清少數民族武裝舉行和談。其後,政府分別與多股少數民族武裝進行和談,並取得不同程度的進展。參與和談的政府主要代表對緬甸媒體聲稱:“三年內緬甸可以完全解決少數民族武裝問題,實現全面持久的國內和平”。

  在政府部長與昂山素季多輪對話的基礎上,8月19日,吳登盛在總統府單獨會晤昂山素季。事後,緬甸議會專門為昂山素季和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民盟)修改了2010年頒布的《政黨注册法》,取消了對政治人物從政的限制條款,為昂山素季等政治人物從政掃除了障礙。

  緬甸官方儘管不承認有政治犯,但是在2011年的大赦中還是包括了200 多名政治人物,並表示還將釋放更多的 “犯法政治人物”。

  此外,緬甸新政府還越來越重視媒體的功能和作用,經常把媒體比作與立法、司法、行政有相同功能的國家第四支柱。官方正在減少對私營媒體的管控,給私營媒體更大的發展空間。緬甸私營媒體在輿論和民意方面的強大影響力已經顯現,密鬆水電站被叫停就是一個例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