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加坡多國學生組華語劇社 戲劇量生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6 00:04:59  


《人間》劇組人員合影
  中評社香港1月6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大好青春,時光充盈,他們卻已開始沉靜地思考有關生死的問題。一群來自新加坡、中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地的熱愛戲劇的大學生,是如何將他們對於生活的觀察和思索搬上舞台?又是怎樣打破傳統,以“論壇劇場”的新型表演模式與觀眾互動,從而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新加坡國立大學藝術中心(Center for the Arts)華文戲劇社團的同學們表示,演戲,並不僅為娛人,而應引發更深層次的回味與討論。

  2010年初,“論壇劇場”由國大藝術中心華文劇社推出:演員呈獻一段15到20分鐘的短劇,然後以不連貫的方式重演,期間會有一名“醜客”(協調互動演出的人)請觀眾上台,根據他們在不同情境做出的抉擇讓情節發生扭轉,最後由導演分析這樣的改變可能會導致怎樣的後果。

  社團成員來自新加坡、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和印度,但共同使用華語進行演出。主席郭劍鋒(國大商學院,三年級)說:“論壇劇場的主要目的是讓觀眾明白,人是有選擇的,當下某一刻的決定,會提供多一個可能性。”尤其對老齡化、暴力和死亡這些劇社曾經表演過的主題來說,不同的選擇甚至會導致後果陰差陽錯。為了不斷提升演技和積累經驗,每次演出時,劇社都會邀請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領域的群眾前來觀賞,並給予意見。

  最近以死亡為主題的話劇《人間》,詮釋三個不同涉及生死的場景:爺爺被診斷出得了絕症,家人面臨是否告之真相和安排後事的困難;一名年輕母親流產,與丈夫及其家人發生激烈的糾葛;老師帶著學生去參加一名自殺學生的葬禮,共同追憶年少往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