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在不確定的世界開啟中國經濟新周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5 10:26:53  


 
  其實,從經濟發展的機理來看,經濟增長理應是一種內生性的選擇,端賴於市場主體基於既有的約束條件追求成長空間的持續擴大。而從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來看,儘管政府的適度干預是避免經濟陷入大幅衰退的必要條件,但歸根結底,充分調動各有關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才是確保經濟增長最為關鍵的環節。另一方面,既然促進發展模式轉變是今年中國經濟的第一要務,那麼容忍經濟適度放緩便是理性決策的邏輯延伸。如果在刺激政策的負效應尚未消化的情況下,因為擔心經濟增速下滑而再度簡單對經濟“熱啟動”,只會加劇原本已相當嚴重的結構失衡。最終可能再一次錯過結構調整的時間窗口。

  從這個角度來看,文章以為,那些看空中國經濟的相關警告還真不能忽視:經濟內外失衡的中國,不僅既有增速難以持續,而且在當下愈來愈不確定的世界裡,非常有可能成為下一次更大層級經濟危機的中心地帶。

  千萬不要指望美、歐這兩個全球經濟穩定器在今年會趨於穩定。自我調整能力不斷下降的歐元區國家,其實是可以避免收到歐元死亡通知書的,前提是勒緊褲帶並重拾工業革命時期的進取精神;不過要早已習慣高福利的歐洲人轉變生活方式難度太高。依然是全球經濟老大的美國,其當政者在選舉之年,為了政黨與自身利益完全有可能再度祭出不負責任經濟政策。美、歐這兩個最大經濟體的諸多不確定,凸顯世界經濟要邁上復甦之路是多麼艱難。

  文章稱,從已有的跡象看,2012年可能是中國告別數量型經濟增長、全面啟動痛苦轉型的關鍵之年;也是中國經濟發展超越GDP情結、順勢切換到高值低耗經濟發展周期的過渡之年。中國無法隔離於持續動蕩的外部經濟世界,而“內憂外患”恰恰是中國啟動拖延已久的存量改革、進而催生關乎中國下一個十年乃至二十年發展命運的戰略性改革方案的源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