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府提25個維港外填海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5 10:51:55  


政府提出二十五個填海選址,諮詢公眾。
  中評社香港1月5日電/政府就維港以外填海,提出二十五個可行選址諮詢公眾,預計今年年中選出約十個方案,進行第二階段公眾諮詢。選址包括興建人工島、連島及於天然或人工的非受保護海岸線填海,其中於長洲以南的人工島方案面積最大,逾一千五百公頃。有測量師認為南丫島選址可發展成低密度住宅區,惟現時如青龍頭一帶,坐擁“無敵海景”的住宅,日後景觀有機會受阻。

  據星島日報報道,土木工程署表示,到二○三九年,本港人口將達八百九十萬,需新增最少一千五百公頃用地滿足社會需求,去年十一月政府就是否於維港以外填海,展開第一階段公眾諮詢,該處處長唐嘉鴻表示,至今公眾反應意見不一,普遍市民關注填海對海洋生態的影響,“而不少人都反映要有選址才可以傾,否則不夠全面。”

  諮詢期到下月二十九日完結,處方昨提出二十五個可行的填海地點,供公眾討論。選址包括三個人工島方案,全部面積逾一百公頃,其中於長洲以南的人工島更達一千五百公頃;另有兩個連島方案,分別連接坪洲至喜靈洲,以及螺洲至蒲台島。其餘方案分布於天然或人工的非受保護海岸線,包括屯門、大嶼山、南丫島、吐露港、青衣西南及將軍澳一帶。

  土木工程署海港工程部總工程師李钜標表示,提出二十五個選址前,已剔除海豚經常出沒的海域,但承認部分選址有弊處,如接近紅樹林或交通配套不足等,“不同選址各有利弊,如果有少量負面影響也要剔除,就難作討論。”唐嘉鴻補充人工島選址位置偏離市區,對附近環境影響較低,惟需建造交通配套以發展,故造價會較高,“所以面積要大一點,才做到成本效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