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媒體觀察:美國大選為何沒有第三種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0 00:14:30  


“茶黨女王”米歇爾‧巴赫曼近日宣佈退選。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隨著美國總統選舉首場預選1月3日晚在艾奧瓦州舉行,2012年大選的第一階段也就此拉開序幕。在預選階段,共和黨和民主黨分別在全國50個州及首都華盛頓陸續選出參加本黨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預選結束後,兩黨分別將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確定本黨總統候選人。

  解放日報文章稱,人們發現,大選的這兩大主角似乎越來越像一對不共戴天的仇人,它們在若干政治、經濟問題上的態度針鋒相對,似乎永遠無法調和。

  民眾期待“第三黨”

  去年,兩黨數度就財政預算案相持不下,導致聯邦政府險些無力支付日常開支,屢次面臨關門危機。美國民眾似乎已經受夠了這種在民主的旗幟下黨同伐異的政治鬥爭。據蓋洛普本月調查結果,對國會議員的工作表示否定的人們達到了歷史性的86%。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老百姓一概打了最低分。

  一些憤怒、失望的美國人提出建立民主黨、共和黨以外的第三個政黨。他們認為,現有的兩個政黨都走向了極端,以至於內政頻頻陷入僵局,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更中立、更務實的“第三黨”。他們認為,“第三黨”能夠給政治環境帶來活力,結束兩黨對峙。《紐約時報》名牌專欄作家、《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是持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之一。

  構想是美好的,但實踐起來恐非易事。鑒古知今,美國的政黨史對“第三黨”的未來會給出啟示。美國歷史上不缺少小黨,但僅有兩位總統出身非主要黨派,一個是喬治.華盛頓,另一個是安德魯.約翰遜。前者是美國首任總統,他厭惡政黨政治。後者曾是林肯總統第二任期內的副手,林肯遇刺後接任總統之職。

  美國政治舞台一直由兩個主要政黨輪流控制,從來沒有遇到過強大的對手。雖然也出現過一些小黨派,但都建功乏術。民主黨、共和黨以外的“第三黨”在百年以來最好戰績出自1912年。那一年,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脫離共和黨,以進步黨名義參選,獲得了27.4%的普選選票,但還是敗給了民主黨候選人伍德羅.威爾遜,後者的普選得票率是41.8%。美國大選實行選舉人團間接選舉,獲得選舉人團票數一半以上者當選,所以羅斯福實際上輸得更慘,他只獲得了88張選舉人票,威爾遜獲得435張。

  近20年來,小黨更是日益萎縮,雖然每年推出候選人參選,但是普選得票率每況愈下,從1992年的接近20%,到2008年的不足1%。而這20年來,小黨更是沒獲得過一張選舉人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