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國務院會議通過西部大開發和東北振興規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9 21:40:06  


  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會議和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會議,討論通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和《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會議。

  新華社報道,會議指出,“十一五”時期,有關地區和部門認真貫徹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落實促進西藏、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各項舉措,取得明顯成效。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主要經濟指標翻了一番以上,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綜合交通運輸網骨架初步形成,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成效顯著,特色優勢產業快速發展,城鄉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西藏和新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不斷加快,各族群眾生活明顯改善。東北地區經濟總量翻了一番,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多種所有制經濟蓬勃發展,對外開放水準明顯提高,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取得積極進展,重點民生問題逐步解決。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今後一個時期,要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規劃,充分發揮各地特色和優勢,促進區域經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會議指出,西部地區仍是我國區域發展的“短板”,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重點。“十二五”時期要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戰略優先位置,努力保持經濟社會長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均超過全國平均水準。(一)明確主體功能區,對重點經濟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區、資源富集區、沿邊開放區和特殊困難地區,實施分類指導。(二)繼續把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優先位置,突出交通和水利兩個關鍵環節,加快構建適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三)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從源頭上扭轉生態惡化趨勢。加強環境綜合治理和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建設國家能源、資源深加工、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五)加快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建立有西部特色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體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建設農民幸福家園。(六)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鮮明的小城鎮,提升城鎮化的品質和水準。(七)優先發展教育,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區域。(八)全面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準,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會議指出,制約東北振興的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十二五”時期要鞏固和擴大振興成果,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型發展。(一)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首要目標,鞏固發展現代農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建設富裕美好新農村。(二)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優化提升傳統工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服務業,積極發展海洋經濟。(三)優化區域發展空間佈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依託科技和人才資源,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四)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接續替代產業,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建立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五)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形成比較完備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多元清潔的能源體系。(六)加強森林、草原、溼地和江河流域等重點生態區保護與治理,強化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七)採取多種措施增加就業崗位,加快包括棚戶區改造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八)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發展非公經濟。推進國有林區和農墾體制改革。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準,建設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

  會議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要加強領導和指導協調,細化政策措施,精心組織實施。東中部地區在參與和支援西部大開發時,要進一步提升對口支援、對口幫扶的深度和水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