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發展是“一國兩制”的前奏和必經階段。 |
中評社╱題:兩岸新形勢與“一國兩制” 作者:紀欣(台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
馬英九執政以來,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進入和平發展新局。兩岸經貿緊密合作交流,又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協定》,使台灣經濟有了活路,也奠定了兩岸和平發展的經濟基礎。從民調顯示兩岸政策一直是馬政府各項施政評比中滿意度最高者可知,台灣民眾肯定兩岸和解合作交流,但民調同時顯示,支持統一及“一國兩制”,以及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不增反降。筆者將在本文探究兩岸關係大幅度改善,島內支持統一者卻反而下降的原因所在,並試著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拋磚引玉,與兩岸四地的學者專家共同找到解決之道。
和平發展為和平統一創造有利條件
自從2008年底“胡六點”發佈後,台灣各界對於北京當局何以在長期堅守“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政策後,提出和平發展,有各種不同的解讀。台灣藍營的政治人物、學者、媒體基本上肯定和平發展,總不忘強調,和平發展是兩岸的最大公約數,大陸不會,也不該,再以統一相逼。馬英九也一再指出,大陸已“淡化”或“擱置”統一,只想和平發展,維持台海現狀。(注1)
儘管大陸當局多次駁斥以上錯誤認知,例如2010年12月國務委員戴秉國在題為《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文章中說,任何發展道路的選擇都不可能以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為代價;在台灣問題上,奉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注2)又例如,今年8月外交部在《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中列入統一為國家核心利益,且公開說明,“奉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從未改變,‘九二共識’中的一個中國原則就是統一的基礎”,(注3)但台灣社會至今仍迷漫著一股“可以不統一 不能不和平”的氛圍,(注4)以至於有統派學者憂心,和平發展並不必然走向和平統一,甚至有可能使“和平分立”固化與長期化。(注5)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之所以會“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縱與台灣政學界刻意或無意誤導有關,但與大陸在把和平發展作為對台政策的主軸後,較少公開論及兩岸統一模式或宣導“一國兩制”方針,也有一定關係。大陸方面或許認為,目前跟台灣商談統一的時機尚不成熟,在此情形下,若過多地提及統一或作為兩岸統一方案的“一國兩制”,不僅於事無補,反而不利於兩岸和平發展。筆者則認為,統一既是大陸決不可能改變,也決不應該改變的目標,而“一國兩制”在未來兩岸和平統一模式中仍是唯一或最佳選擇,大陸當局特別是涉台部門有必要繼續在適當時機清楚表明立場,讓台灣民眾認清: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不是選擇題,兩者之間有相輔相成的密切關係;要維護與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必須以和平統一為目標,而兩岸要達和平統一目標,又必須經過一段和平發展期,為和平統一創造有利條件。
馬英九表示“統一話題在台灣不受歡迎”,所以“任內絕不談統一”。(注6)這雖是倒果為因,但兩岸關係既密不可分,台灣經濟早已依賴大陸而生存,台灣人也欣然接受大陸的“讓利”,享受“和平紅利”,為何不願意統一?理由雖然多元複雜,但害怕“中華民國”被消滅,失去所謂的“主權”,以及不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應該是最主要的兩大原因。
“結束政治對立”不是要“消滅中華民國”
台灣朝野政黨都爭相“保主權”,不過,藍綠陣營對“主權”的定義有所不同,而且各有各的困境。
綠營一向主張“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所保的主權應該是“台灣主權”。然而,即便台灣具有一些“國際人格”,在某些領域也算一個“實體”,但除非宣佈獨立、更改國號、制定新憲法,並被國際承認,“台灣”根本不是一個國家,(注7)何有“主權”可保?或許正因瞭解此道理,2010年5月才說過“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注8)在日前提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注9)且不論“中華民國”不等同於台灣,輿論也直指蔡英文只是假借“中華民國”的殼,繼續推動“一邊一國”。
馬英九承認“九二共識”,但堅持強調“一中指的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今年10月10日,馬英九在台北發表“百年國慶文告”說,呼籲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中華民國的存在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注10)他所捍衛的主權無疑乃“中華民國”的主權。依據“一中憲法”,“中華民國”的固有疆域從未改變,換言之,“中華民國”並不僅等同台澎金馬,馬英九卻經常把“中華民國”與“台灣”畫上等號,又表示“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現狀”、“台灣前途要由2300萬人決定”。(注11)這種“中華民國在地化”或“中華民國異化”的論述,弱化或淡化了“中華民國”的“中國”元素,(注12)卻無助於“中華民國”定位問題的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