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香港本土藝術 怎麼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1 00:05:57  


  中評社香港2月20日電/香港本土藝術 怎麼了?對談亞洲文獻庫創會董事、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何慶基
  
  作者:陸曉凡  來源:雅昌藝術網 

  編者按:據資料顯示,香港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三大的藝術交易場所。但這個地方的本土藝術發展卻沒有得益於這個興盛發展的勢頭,它依然是靜靜地獨立生長著。無論是高校的藝術教育方面,還是本地畫廊的支持,政府的支持都存在著問題。這些問題出在哪裡,要怎麼解決。雅昌藝術網記者獨家對談見證了香港藝術圈發展的亞洲文獻庫創會董事、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何慶基,共同“把脈”香港本土藝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要怎麼才能“好起來”?

  何慶基,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及宗教系的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創辦人,英國文化月刊《AfterAl》顧問,《文化現場》雜誌董事局主席。曾任香港藝術中心展覽總監及上海當代藝術館創館館長自1980 年代後期開始,策劃逾百個本地及海外展覽,包括擔任第二及第三屆澳洲《亞太藝術三年展》的客席策展人,哥本哈根《貨櫃箱96》大展的亞洲區策展人。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顧問小組成員,負責構思西九的M+博物館、亞洲文獻庫創會董事,並任第十三屆《文獻展》國際委員會成員,負責甄選大展的藝術總監。從事文化評論工作多年,分別為香港及海外報刊雜誌如《藝術新聞》、《信報》等撰寫文章。

  從西九這根藤牽出的一堆問題

  西九文化區,這個從回歸以來就成為香港藝術文化發展一個不得不提的名詞。西九文化區就像一根藤,將香港本土藝術發展的一系列問題都一並拉出:藝術項目如何與地產項目共處?政府在藝術發展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西九文化區=地產項目?

  記者:從今年開始,西九藝術區計劃開始重新啟動了。您作為最早參與這個項目的一員,能給我們說一下這個擾攘了十幾年的計劃的發展始末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