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中評社論壇:馬第二任期的兩岸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9 00:14:08  


 
  邱坤玄:未來四年應落實ECFA期望值  優先處理各類非政治性議題

  針對未來四年兩岸關係發展,我認為大家的共識是,在這四年之內,進行政治性協商與談判的可能性很低。特別是與主權相關的敏感性議題,不會是被馬“總統”考慮的重點。

  首先在中國大陸方面,依據“胡六點”的對台政策方針,中國大陸在堅持一個中國框架的原則下,先進行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其次是教育文化交流協議、深化社會交流、探討台灣在國際社會的活動空間、最後是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目前兩岸關係經貿正常化的過程已經開始,但是仍有許多後續的磋商需要進行,而政治性議題在時程上也尚未進入緊迫的地步。

  在台灣方面,我認為未來四年應該是實踐ECFA期望值的一個階段。因為在ECFA簽訂之前,馬政府將ECFA的期望值拉得太高。在促進台灣經濟發展方面,由於過去四年國際經濟大環境不佳,使得ECFA的效應相對被降低。此外在目前ECFA的協議下,兩岸減免關稅的項目只佔兩岸貿易項目的十分之一,兩岸尚有許多經貿項目的開放需要協商。實際上將來如果兩岸全面開放自由貿易,台灣經濟的承受能力如何?這些才是我們要處理與未雨綢繆的問題。其次是簽署ECFA之後,我們與其他國家簽署FTA的期望值問題。由於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因此ECFA的簽署十分順利,因此大家對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都抱有較大的期待。當然兩岸簽署ECFA為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提供了良機,但是一般國家從談判到簽署FTA至少需要兩至三年時間,馬政府的未來四年在這方面就必須更加努力,以尋求對外關係的突破。

  台灣所要建構的兩岸關係是一個綜合性安全的概念,其中包括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外交安全與軍事安全。廣義而言,兩岸目前進行的經濟關係正常化,以及深化兩岸文化與社會交流的措施,都可以說是在建構兩岸安全與和平的過程,都可以視為兩岸和平框架下的積極作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