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中評社論壇:馬第二任期的兩岸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9 00:14:08  


 
  在國際非政府組織事務上  兩岸應建立事先通報機制

  第二個層面就是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我認為國際非政府組織會是兩岸雙方產生衝突的一個主要場合。由於兩岸關係的和緩,使得雙方在國際上各種NGO的場合接觸更為頻繁,在兩岸既有的政治文化與官僚體制的影響下,很有可能擦槍走火引起衝突,不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發展。因此,我認為,在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事務上,兩岸應該先思考建立事先通報機制、行為準則,至於其他比較具有高度政治性的議題則有待商討。

  台灣內部認同問題的影響

  第三個層面是台灣內部因素。我認為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台灣內部因素,就如同剛才眾人已經提到的認同問題。台灣的政治板塊不但固定而且處在一種對立的氣氛上,而這樣的對立對兩岸關係有所衝擊。譬如,以“去中國化”的議題為例,有些人期待馬政府在未來四年能夠撥亂反正,但即使在中國大陸這樣權力高度集中的威權政府,對於堅持走經濟發展與和平發展的道路,在中國大陸內部仍然存在爭議,更何況是台灣這樣一個高度民主多元化的社會,要尋求共識,真是一個艱難的工程。

  兩岸在政治議題上 可以進行學術性對話

  在政治議題上,儘管現在雙方有某種對話機制,但問題在於這種對話機制是否被認為具有官方授權的性質。雖然兩岸現行協商機制是由雙方官員在海基會和海協會提供的平台上進行,可以說具有準官方的性質。但我們所理解的政治性議題指的是具有高度敏感的問題,諸如國際空間、結束敵對狀態、簽訂和平協議這類的問題,我的看法是這類問題在馬“總統”第二任期內,正式展開談判的可能性不高。不過,我認為,一方面針對這類政治議題,展開具有授權性的政治對話是可以思考的。另一方面馬“總統”可以在適當時機,宣示兩岸正在建構和平發展的框架,循序漸進的開展兩岸經貿、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合作,而此全面性的合作就標誌著兩岸實質上已結束敵對狀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