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大財經委:銀行巨額利潤的確不合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0 11:04:42  


  中評社香港3月10日電/9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接受採訪時稱,中國銀行業巨額的利潤的確有不合理的地方,人們的批評並非沒有道理。但她也強調,這是改革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需要繼續推進改革去解決。

  《中國青年報》報道,去年年底,民生銀行行長洪崎說,銀行利潤高到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一語激起千層浪,銀行成為輿論的焦點。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也聚焦於此。全國人大代表、宛西制藥董事長孫耀志提議,中小企業舉步維艱,銀行業一枝獨秀,實非國家之福,應該調整存貸款利差,讓利於民、讓利於實業。

  全國政協工商聯界別建議,要實現實業強本固基,必須使製造業由大變強,改變“一流企業做金融,二流企業做房產,三流企業做市場,四流企業做實業”的局面,還呼籲放寬民間資本設立金融機構的市場准入,使民間金融從“地下”野蠻成長轉向“地上”理性發展,實現實體經濟與金融體制的良性互動,讓金融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位。

  吳曉靈說:“目前,銀行業如何將錢掙得讓大家心服口服是一個問題。”存貸利差相對較高,某些收費不透明,准入門檻高,確實有些不合適。

  據悉,我國目前存款利率是3.5%,貸款利率是6.56%,息差超過3%,高於國際平均水平。有評論指出,由於利差是由政府強制規定的,這就導致銀行仿佛“躺在金山上”,不賺錢也難。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陳永傑則說,煙草、石油雖然賺錢狠,但跟銀行比,那還差一截。

  對此,吳曉靈強調,必須全面客觀地看待銀行利潤。她認為,中國銀行業的高速發展首先得益於中國的改革和經濟高速增長。唯有經濟高速增長,企業和個人都需要大量融資,銀行業才能喝酒吃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連年增長,銀行業在解決了體制上的困難後,也隨之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這幾年,中國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連續放貸超過25萬億元,考慮到間接金融仍然是我國的主體,銀行的高收入有其階段性原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