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武漢公租房冷場:首批超六成無人問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4 18:14:26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在中央政府的強力推動下,保障房建設納入了各級政府的政績考核體系。於是,建設指標被層層分解。為了追求數量,一些住房寬鬆又便於修建保障房的區縣往往成了保障房建設的主力軍。地方政府在交出保障房建設最好“成績單”後,卻難掩尷尬困局:一邊有人沒房住,一邊有房卻沒人住

  申請、審核、搖號、選房……

  法治周末報道,在經歷了一系列程序後,湖北省武漢市市民邵鴻義第一個領到了首批公租房的鑰匙。3月7日上午8點多,邵鴻義拎著一包行李來到洪山區南湖新城家園,辦理入住手續,住進17棟2單元1802室的一室一廳。

  這間65平方米的公租房,終於使邵鴻義有了“家”的感覺。在未來3至5年,他不必擔心房租猛漲,也不用再為到處搬家而煩惱。除非他謀得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家庭收入遠高於現在,那樣,他才需要搬離這裡。

  為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問題,實現“住有所屋”,中央政府近年來力推保障性安居工程,並在全國上下形成“一盤棋”,將任務層層分解到地方。

  作為湖北的省會城市,2011年,武漢市政府從省裡領到了建設11.17萬套保障房的任務,其中18246套落到了有武漢東大門之稱的洪山區頭上。

  邵鴻義便是搭上了這趟政策快車,才有了個安定的“家”,他是317戶首批安家公租房的武漢市民。不過,首批900套公租房仍有583間閑置。

  公租房遇冷的現象同樣出現在河南鄭州、廣東廣州、上海、重慶等地,一邊是政府推動保障房建設的新舉措,一邊是各界“叫好難叫座”的各種質疑。作為保障房重點項目之一的公租房出了什麼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