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養老金入市的是是非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0 14:35:34  


 
  2011年中國證監會調整,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上台伊始,就提出要引導長線資金入市,並且明確把養老金以及住房公積金等列為長線資金的範疇。從此以後,有關養老金將入市傳聞就不絕於耳。今年1月底,更是有權威媒體報道說,南方某省計劃將1000億元養老金劃撥給了全國社保理事會,用於股市投資。有人還計算過,如果養老金入市的比例為30%,那麼可以達到6000億元的規模。
 
  一段時間來,股市受困於流動性的緊張,投資者熱切地期盼有增量資金入市。現在聽說有數量不小的養老金行將入市,自然將這消息視為極大的利好。今年春節前最後一周股市的上漲,就是與這有關;但後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官員又明確否定了此事。這樣矛盾的信息,投資者自然是難以適從,由此股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比較大的震盪。
 
  應該如何來看待養老金入市呢?

  首先應明確,養老金進入資本市場通過證券投資實現保值增值,這是國際慣例,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實施了幾十年。亞洲“四小龍”等國家和地區,隨著其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資本市場的成熟,也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陸續通過不同方式,為養老金入市提高了路徑,有的還以國家立法的形式,為養老金入市作出了稅收等方面的優惠安排。現在人們議論比較多的美國401K法案,就明確規定職工收入以及單位支出中用於上繳養老金並且投資證券市場的部分,可以免交所得稅。這些國家和地區之所以會鼓勵養老金入市,最主要原因在於人口日漸老齡化:老百姓養老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沉重的社會負擔,特別是在那些社會福利又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為應對這些負擔,不得已提高稅收,實行赤字財政,而這又會對經濟的發展產生拖累。
 
  因此,從政府部門到企業,都希望養老金等社會保障資金,開闢新的投資渠道,通過進入資本市場來獲取收益。當然,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養老金的管理模式不盡相同,其入市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是由政府部門設立的管理機構進行投資,也有的則是由政府部門委托專業的商業投資機構進行管理,還有的是讓養老金持有人自己進行投資。這種狀況也從一個角度表明,養老金入市,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是一種很普遍的養老金管理行為,養老金本身也是資本市場資金的一個穩定來源。
 
  應該說,這些發達國家和地區能夠放手(當然也是有管理的)讓養老金入市,除了養老金自身的保值增值需求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其資本市場是較為成熟,能夠為養老金提供實現盈利的條件。養老金的一個特點是存續時間比較長,且每年的上繳和使用規模,基本上也是能預測,因此它非常適合進行長期投資,久期管理是它最基本的管理原則。而對相對成熟的資本市場而言,雖然也免不了有所波動,甚至出現較大的危機,但是如果放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段來考察,資本市場總體上還是上漲的。這幾年大家都認為世界經濟不景氣,債務危機對一些國家的打擊很大;但像美國股市最近就創出了3年半來的新高。從歷史來看,僅有日本和中國台灣的股市,現在還處於近20年高點的一半多一點的位置,中國大陸股市則處於10年前高點的下方。但其它多數市場,這些年來都是上漲的,而且很多漲得還不錯。客觀上,股市已經成為投資者獲得財產性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社會資產重新分配的一個重要場所。顯然,在那裡養老金作為一種長期穩定的資金,在堅持價值投資的導向下,通過長線投資,獲取穩定而相對較高收益是可能的,並且從實踐來看也確實有大量成功案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