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工商時報:不能再搞“鳥籠式”陸資開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3 17:08:39  


 
  經驗顯示,外資直接投資對台灣長期發展會帶來正面的助益。海外直接投資不只帶來新的就業機會,帶入新的資金更是金融產業重要的活水,更遑論對於辦公室、高級住宅、消費性的需求都會大幅增加。陸資對台灣雖然有“國家安全”的考量,但是除了朝鮮等少數封閉國家,絕大多數國家都只針對具有戰略價值的特殊產業加以限制,其餘產業都抱持鼓勵外資的態度。各國政府對於海外直接投資,鼓勵與爭取都還來不及,只有台灣,在僑外資對台投資急遽縮減的不利趨勢下,仍然刻意將有意來台投資的陸資阻擋在大門之外。 

  近幾年,外資直接投資台灣的金額急劇萎縮,2007年台灣的僑外直接投資還有150億美元,2008年腰斬,剩下82億美元,2009年又腰斬剩下48億美元,2010年持續下挫到38億美元,去年勉強回升到49億美元。這樣的規模,遠遠低於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更是台灣被邊緣化的強烈警訊。 

  在這樣的情勢下,政府對於陸資其實可以採取更為開放的態度。台灣是經濟開放的領先者、製造技術的先行者,也具體執行著遠比大陸更為透明的公司治理準則。台灣的媒體向以非常充分的篇幅,討論重大投資對全體社會的影響,不要說陸資,連本國企業的重大投資與購併,都無法逃避政府與社會大眾嚴格且廣泛的檢視。例如困擾“經濟部”甚久的雙D產業,將來不論何方成為新的股東,也一定會經過台灣媒體廣泛的討論,爭取股東與本土產業的最大利益,不可能在暗室內被黑箱作業犧牲掉。 

  社論說,我們認為,“經濟部”應該放下父母官的角色,切勿以為自己是產業專家、“國安”專家、企業經營專家、股東會決議專家,不要以行政主導來干涉公司決策,更不可以成為上市公司的太上董事會、太上股東會。不論是雙D、太陽能、LED、食品餐飲或是任何類型的公司,長期經營的本土股東對於自身權益的掌握,以及對於如何將台灣價值發揮到最高的能力,絕對遠遠超過“經濟部”的官員。“經濟部”的任務,應該是讓大陸對台投資的行為透明化、法制化,爭取最大多數人民的認同。 

  社論說,台灣的經濟規模曾經遠遠超過大陸,可惜在戒急用忍以及諸多政策限制下,不斷失去主導大陸產業發展的歷史機會,如今不只經濟規模被大陸超越,甚至淪落到必須仰賴大陸資金來挽救垂危的台灣企業。我們要記取過去的教訓,放棄孤芳自賞、虛張聲勢的心態,主管官員要與民間業者站在同一條戰線,切切實實辦好開放政策。唯有把台灣企業做大做強,我們才有條件跟人家談“控制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