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韓媒對比中印神盾艦:印度設計前衛但全面落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30 12:01:05  


 
  其次,“加爾各答”相比老艦提升有限

  “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其上一級裝備為印度國產的“德里”級驅逐艦,儘管兩型戰艦在定位上有所不同,但僅從相對具備共性的戰艦整體設計來看,“加爾各答”級的進步相當有限。

  作為一款區域防空艦,隱身性能是其必須具備的性能。在“加爾各答”級的設計過程中,印度結合西方諸多隱形戰艦的經驗,試圖使該型戰艦獲得較好的隱身性能。但最終結果卻差強人意。與“德里”級類似,“加爾各答”級同樣採用了雙發動機艙布局,此種設計儘管可以有效提升戰艦的戰時抗損能力,但卻必須採用雙煙囪布局,這為戰艦的隱身性能帶來很大影響。其他國家的解決方案是使煙囪傾斜,並盡量融入艦體的隱身設計。而“加爾各答”級卻並未對煙囪採取特殊的隱身處理,相比“德里”級僅在外形上更加平整,隱身效果並無明顯提升。因此,僅從隱身效果來看,較為陳舊的簡體設計,使“加爾各答”級僅為“德里”級有限的隱身升級版,其與在隱身性能方面並不突出的中國052C型驅逐艦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僅能被視作與中國“深圳”號導彈驅逐艦同級的“准隱身”戰艦。

  從印度已經公布的“加爾各答”級完工設想圖上看,該型戰艦在艦體空間利用方面,也停留在“德里”級的水平上。對比完工狀態的“加爾各答”與“德里”級驅逐艦不難發現,在其前主炮後面,均建有一個巨大的,與艦橋相連的平台。這一平台的布局,並非印度原創,在世界各國的早期現代化驅逐艦上均能看到。作為印度首級自行設計、建造的大型水面艦艇,“德里”級採用此種布局並不能算作是落後,其只不過採用了當時國際上通用的設計模式。而到了設計“加爾各答”級的時代,仍沿用此種布局,在防空導彈體積並未明顯加大的情況下,此種表現無疑意味著,印度尚未掌握在驅逐艦艦體內部布置垂直發射系統的技術。由此造成的空間浪費與對隱身性能造成的消極影響,無疑將極大影響該型戰艦的整體性能。相比之下,儘管艦體空間不及“加爾各答”級,但中國卻成功的在052C級的前甲板一下布置了48個大型垂直發射單元。“加爾各答”相比“德里”級有限的技術提升,以及相比中國052C型明顯的技術劣勢一目了然。

  第三,“加爾各答”難以勝任區域防空

  儘管“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的發展過程並不順利,但其首批戰艦目前畢竟已經進入舾裝階段。由此,可以認為,該型戰艦的全部基本設計已經定型。對於作戰任務並不繁重的印度海軍而言,勝任其寄予的區域防空任務似乎並不困難。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儘管其整體技術想能相對先進,但其卻難以勝任區域防空任務,即使與中國052C型區域防空艦相比也處於下風。

  1、以色列雷達局限

  儘管美國曾向印度表達了向其轉讓“宙斯盾”技術的意向,並由此對“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的設計、建造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加爾各答”級區域防空艦裝備的仍將是其最初設想的以色列EL/M-2248-MF-STAR有源相控陣雷達。該型雷達採用了與美制“宙斯盾”系統的AN/SPY-1型雷達類似的4面相控陣陣面,工作在E/F波段,對中高空的戰鬥機目標探測距離超過250公里,對低空掠海飛行目標(如反艦導彈)則可達到30公里。陣面尺寸為2.2米×3.2米,重1500公斤,上面布置了近3000個收發(T/R)組建,雷達波束可覆蓋方位360度,俯仰-20度至+85度的範圍,可同時跟蹤300個海空目標,引導8至12枚“巴拉克”-8型導彈進行攔截,同時還可控制艦上的其他火炮、反艦導彈等武器進行反艦作戰。

  相比之下,中國052C型區域防空艦採用的國產艦載相控陣雷達則要優秀的得多。儘管目前尚無該型雷達的具體技術資料,但現在已經公布服役及在建的該型驅逐艦共有6艘,且該型雷達也成為“瓦良格”號航母的標準配備。從中國未對該型雷達進行大規模改裝即對其進行大量裝備上不難看出,中國不僅滿意其性能,其成熟度與可靠性也已達到實戰水平。而著眼於中國未來可能面對的海上威脅,該型雷達的整體性能儘管不及美制AN/SPY-1,但基本處於同一水平,領先於以色列與歐洲的同類裝備。因此,僅就艦載雷達性能而言,“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全面落後於中國052C級驅逐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