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殲20測試機或有典型“中國特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1 12:08:05  


網友拍到的新出現的殲-20戰機。
  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新華網發表新華軍事評論員鄭文浩文章說,近日,一些網友聲稱,在我國某機場看到了兩架殲-20原型機停在停機坪上,其中一架的編號可能為2003,並由此判斷,第三架殲-20已經曝光。那麼作為第四代戰機,究竟要建造幾架原型機和測試機,才能夠滿足要求呢?我們不妨從F-22的發展中獲得一些參考信息。

  F-22的發展測試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前一個是YF-22的演示驗證階段,而後一個是工程製造發展(EMD)階段。

  在YF-22的演示驗證階段,洛馬公司製造了2架演示飛機。在一些資料中,這兩架被認為是F-22的原型機。在從1990年9月29日開始的測試飛行中,YF-22展示了最大馬赫數飛行、超音速巡航、高攻角機動性、空中加油和矢量噴管轉動等新一代戰機性能。需要注意的是,YF-22的這種演示飛行,其中已經包含了第四代戰機超音速巡航、超機動的特征,這和俄羅斯T-50乃至中國殲-20首飛後的表現有著極大的不同。這種差異,體現了美國在航空器設計和F-120這種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研發上的領先地位。毫無疑問,Yf-22這種演示原型機的製造,能夠明顯減少後來工程製造發展(EMD)階段的風險性。據統計,2架YF-22原型機總共進行了113次總共153個小時的飛行。

   原型機的測試,使得後來的工程製造發展階段的F-22飛機發生了一些外形上的變化。例如機翼的後掠角度減少了6度,水平尾翼形狀和垂直尾翼的傾斜角度也做了修改,座艙位置也進行了移動以便讓飛行員獲得更好的視野。當然,和原型機外形和發動機的演示相比,F-22在工程製造發展(EMD)階段則要進行更為全面的航電和武器系統的測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