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洋奶粉”蠶食國內市場 暴利驚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3 10:13:21  


  中評社香港4月13日電/“一罐奶粉的成本不會超過100元,可是國內市場上‘洋奶粉’的零售價動輒三四百元,比境外貴一兩倍;還有一些打著‘洋奶粉’旗號的中國特供奶,價格也高得離譜,對消費者產生一定的誤導性。”一位專家抱怨,“洋奶粉”暴利已經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但消費者對其肆無忌憚的連續漲價卻束手無策。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進口奶粉量價齊增,一方面是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則是行業的暴利驅使更多企業進口奶粉。值得關注的是,進口奶粉與國產奶粉的競爭正在向中低端延伸。以前,進口奶粉主攻高端市場,現在各種中小品牌和雜牌“洋奶粉”也蜂擁而至,向中低端市場挺進,直接蠶食傳統的國產奶粉市場。

  “洋奶粉”暴利幾何?

  記者調查發現,國內市場上惠氏奶粉旗下高端品牌“啟賦”系列1階段產品900克零售價格為408元,號稱是新西蘭原裝原罐進口的光明培兒貝瑞奶粉定價418至458元/900克,同樣號稱使用新西蘭奶源並在新西蘭加工生產的紐瑞滋奶粉3階段1千克零售價為258元。一些消費者反映,中國市場上新西蘭或澳大利亞產奶粉,價格要比在新西蘭、澳大利亞超市裡直接購買貴1至2倍。

  以今年1月份上海海關關區進口奶粉平均價格每噸5103美元計算,1千克奶粉約合32元人民幣。據估算,即便加上包裝、運輸和銷售費用,每罐(900克)奶粉成本不會超過100元,而一些“洋品牌奶粉”市場零售價動輒200多元甚至400多元,堪稱暴利。

  業內人士介紹,一些“貼牌”奶粉進入中國的成本價每罐只有80至100元,但其終端售價卻超過了200元乃至400元。

  “更為暴利的還有牛初乳奶粉,實際上它比配方奶粉成本還要低。”長期關注乳品行業的上海銘泰銘觀營銷咨詢公司總經理勞兵稱,儘管牛初乳複合奶粉是寶還是草,目前還存在爭議,但在中國內地仍然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中國已成為牛初乳最大消費國。據估算,一些品牌牛初乳粉產品毛利率在10倍以上。由於相關標準的缺失,中國近期已暫停對牛初乳複合粉的進口。

  美贊臣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公司整體毛利率自2009年以來一直保持在63%以上。合生元年報則顯示奶粉業務的毛利潤超過70%。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進口奶粉在國內的毛利潤至少超過50%。

  東方艾格農用咨詢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08年,三鹿爆出“三聚氰胺事件”後,洋品牌奶粉就進入集中漲價期,三年內共有四次集中調價,包括美贊臣、雅培、多美滋、雀巢、惠氏、明治、美素等品牌在內的“洋奶粉”,每次提價幅度均在10%左右。經歷幾輪提價後,現在每罐奶粉至少提價50元,多的達到100元。

  乳業專家王丁棉介紹,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基礎營養就是蛋白質、鈣質等,基本上所有的奶粉都以統一基礎來生產,再添加不同含量和成分的微量營養元素,總體上大同小異。“無論是更換包裝,還是升級配方乃至於推出新產品,其原材料的成本變化不會很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