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陷公關災難 金正恩或鐵心求核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4 00:32:13  


雖然朝鮮邀請國際媒體觀摩發射,但發射時卻沒有發出通知
  中評社香港4月14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朝鮮13日早間的火箭發射最終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而這一結局其實也很難說能夠令人真正地感到驚訝,畢竟其前兩次的嘗試都是以失敗而收場。不過,從朝鮮當局事後的反應中,人們還是找到了耐人尋味的一點:平壤這次似乎是史無前例地承認了自己的失敗。
  
  這意味著朝鮮正在經歷著一場蘇聯式的改革?還是說這僅僅只是一次無從選擇的損害控制行為?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網站刊文指出,後者的可能性應該要大一些。對於這次金日成百年誕辰紀念活動的核心環節——衛星發射,朝鮮當局打破了以往的慣例,過於自信地邀請了全世界的媒體前來觀摩,然而眼下的現實卻是,金日成的這位權力尚未穩固的孫子金正恩,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場巨大的公關災難之中,同時還遭到了來自世界各地桀傲不馴的電視評論員們的重重包圍。
  
  或許朝鮮當局已經認識到,如果繼續否認這次如此明顯的發射失敗,其面對的後果將只可能是遭致更多的來自國際輿論的嘲弄。亞洲基金的彼得•貝克表示,甚至在朝鮮國內,想要抹去這次失敗都需要面對不小的風險,因為“任何人用一個價值5美元的中國產收音機就可以接收到BBC新聞從而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目前,依舊未能得到一個關於發射為何失敗的解釋,平壤或許將依舊把失敗歸咎於外國勢力的干預,或者以此為借口來懲罰革命的敵人,一些可憐的火箭專家或許會遭名列其中。
 
  總體來說,朝鮮火箭的解體看起來雖然可笑,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此次火箭發射,朝鮮當局遭到的國際孤立將變得更為嚴重,而這將使得朝鮮傾向於使自己表現得更具威脅性。同時這次失敗也將損害到年輕的金正恩在朝鮮國內掌權的資本,使得他更青睞於用鐵腕來壓制朝鮮各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