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學者:社會矛盾倒逼型改革來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6 09:48:05  


  中評社北京4月16日電/本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在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這個詞貫穿始終,據有心人統計,一共出現過70次。人們還注意到,5年來,“政府改革”這一關鍵詞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溫總理在任期最後一次的中外記者會上說:“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而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日前更直言:“目前中國的改革已進入攻堅期”。

  據中青報報道,改革從“摸著石頭過河”到“進入攻堅期”,中國當下的經濟社會發展有了怎樣的變化?步入攻堅克難時期的中國改革在向縱深推進之時,如何力爭有所新突破?中國改革最重要的突破口是什麼?日前帶著讀者的這些疑問,《思想者》專程採訪了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教研室吳忠民教授。

  “摸著石頭過河”是一種合理選擇 

  《思想者》:您認為,改革從“摸著石頭過河”到“進入攻堅期”,中國當下的經濟社會發展有了怎樣的變化?步入攻堅克難時期的中國改革在向縱深推進時,如何能有新突破? 

  吳忠民:我認為,隨著現代化和市場經濟進程的推進,中國的改革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社會矛盾倒逼型改革實際上已經來臨。

  《思想者》:您說的社會矛盾倒逼型改革已經來臨,這意味著“摸著石頭過河”階段的結束嗎?您如何評價“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階段? 

  吳忠民:從改革總的進程來看,中國選擇的是漸進型改革模式。其主要特徵在於:改革進程由政府主導和推動,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來進行;循序漸進,溫和推進,在新舊體制並存的情形下,不斷擴大新因素的增量,逐漸以新代舊。而“摸著石頭過河”則是其中的一種。我認為,“摸著石頭過河”型改革,是中國在改革初期的一種合理選擇。

  第一,改革初期的彈性空間相對較大。由於沒有經驗,“摸著石頭過河”型改革實際上是一種邊干邊總結的做法;是一種通過不斷“試錯”以求“少錯”的做法。

  第二,改革初期具有相對主動性。當時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已經十分清晰,只要是想改革,除了少數當時看來是“禁區”的領域,可以在諸多的領域、諸多事情不同的方面進行相對主動的選擇。

  第三,改革初期的阻力相對較小。“摸著石頭過河”型改革是典型的增益型改革。在改革初期,參與改革者幾乎全部都是受益者。因而容易得到改革參與者的積極認同,並形成良好的社會示範效應,於是,改革的阻力相對較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