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內地市場劣質油成PM2.5嚴重污染元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0 10:43:30  


 
  目前中國汽油的二次加工80%來自催化裂化工藝(FCC),這一工藝直接導致了中國油品高硫、高烯烴、低芳烴的基本結構。

  中國石油大學化工學院高級工程師蘭玲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說,FCC汽油的特點是高硫、高烯烴、低芳烴和高辛烷值組分不足,“歐美國家FCC汽油只占汽油總體積含量的30%左右,但其中80%的硫來自FCC汽油”。

  “如果完全按照歐洲排放標準,烯烴含量必然需要大幅降低,過程又帶來辛烷值的損失,加劇了煉廠辛烷值不足的矛盾。”蘭玲說。

  與辛烷值不足的說法矛盾的是,中國市面汽油所標識的號數遠超歐美。

  歐盟標準汽油辛烷值最低為85,美國83.5,而中國則最低90,相比之下遠遠超過歐美。各色的辛烷值增進劑是中國油品提升辛烷值的法寶,目前內地以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基環戊二烯三羰基錳(MMT)和乙醇較為常見。

  MTBE和MMT都興起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美國2006年起已有25個州禁止使用MTBE作為汽油添加物。

  MMT也飽受爭議,研究表明,MMT的燃燒產物附著在發動機內部零部件表面,有可能導致失火,也會累積在催化器表面,嚴重的情況下會堵塞催化器,導致汽車工作不良,油耗增加,排放控制失控。

  但這不妨礙MMT成為中國油品市場的寵兒。

  2009年,全球消費MMT超過11750噸,而中國的消費量約為2750噸,而根據業內的預測,到2013年,中國的MMT消費量將超過6000噸,增長迅猛。

  MMT和MTBE雖然含有毒性,對發動機和周圍環境都有害,但仍不失為正規的汽油添加劑,而中國的油品市場中,更是存在更為混亂的“調和汽油”,調和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高達99.2,連最高級的98號汽油都自愧不如。

  調和汽油每噸價格約比一般汽油便宜1000元,這使得不少民營加油站樂於一試。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上月報道,本以混合芳烴、石腦油(輕油)等為原料的調和汽油,在原料價格高漲的背景下,卻被一些調油商換成了甲縮醛、甲醇、碳酸二甲酯、非芳烴等低價原料,甲縮醛本是製造殺蟲劑的原料。

  這直接導致了當時雲南、貴州、廣西等地一連串的93號汽油導致發動機故障事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