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時:馬英九赴“立院”報告將衝擊憲政體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3 14:01:18  


  中評社台北4月23日電/中國時報23日發表社論說,馬英九是否要到“立法院”“國情報告”,一旦“國會”多數黨提案通過,這個“憲政先例”很可能成為未來的“憲政慣例”,將使台灣憲政體制更向“總統”制傾斜。也很可能進一步弱化“閣揆”與“立院”的權力,這一點各方恐怕都需要再深思熟慮。

  社論說,“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三項“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賦予“立院”有權邀請“總統”赴“立法院”報告。值此馬英九連任尚未就職前民調就已跌落谷底之際,不僅在野黨團磨刀霍霍,執政黨團也希望“總統”能藉“國情報告”拉抬執政黨聲勢;至於馬英九則已表態並不反對到“立法院”“國情報告”。

  不論各方怎麼算計,似乎都忽略若是這次“國會”多數黨通過“總統”到“立法院”“國情報告”的提案,將可能造成憲政意涵及政治上重大的衝擊。畢竟自“修憲”廢除國民大會後,雖然增修條文賦予“立法院”聽取“總統”報告的權力,但事實上“總統”從未到“立法院”做過報告,這是因為“總統”到“立法院”報告這件事,具有極大的憲政意涵,會形成新的慣例,使得現有的雙首長制更朝向“總統”制傾斜。

  社論說,實施總統制的美國,總統必須向國會報告。但依“憲法”增修條文,只有“立法院”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的文字,而一旦這個“得”實現之後,勢必就會成為“憲政慣例”,這也意味我們也將逐漸成為“向“總統”制傾斜的雙首長制”,表面上看似“立院”的權力變大,可以把“總統”請到“立法院”報告,但“立法院”是否就真的有權力監督“總統”?恐怕是個大問號。“立委”可能以為讓“總統”到“立法院”做“國情報告”,有了讓“總統”向“立院”負責的感覺,但這不過是一種錯覺。“立法院”實質上並沒有監督“總統”的權力,“立法院”能夠監督的是“行政院”而非“總統”。讓“總統”到“立法院”報告,反而是讓“立法院”與“行政院”的權力同時減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