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兩岸金融需要什麼兩岸特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8 11:01:50  


事涉兩岸就需要有兩岸的格局,台灣切莫關起門來,只搞自己想像的特色!
  中評社台北4月28日電/台灣“金管會”最近確定了“兩岸特色金融”的發展計劃,將分為“外匯”、“銀行”、“資本市場”以及“保險”等四大面向,規畫以2年時間,建構兩岸三地金融網。台灣版“兩岸特色金融”是“兩岸”金融市場真正需要的嗎?它的特色又真能在“兩岸”歷久彌新嗎? 

  旺報社評說,詳讀“金管會”的計劃可以發現,“行政院”的規畫,主要還是著眼於為台灣金融業找出路,想在兩岸經貿發展過程中為台灣金融業開拓一些利基,而不是從兩岸金融分工合作角度上創造特色。 

  在兩岸的經貿互動上,不論是兩岸服務貿易早收清單的實施,或是金融業的相互設點,互惠與雙贏一直都是成功的要訣。 

  如今台灣片面提出事涉兩岸的“特色金融”,卻絲毫未聞大陸方面的意見,也未明說它如何能讓兩岸雙贏,很像台灣當初高喊“兩岸貨幣清算”時的一廂情願。 

  對於兩岸金融的分工合作,“行政院”應當跳脫台灣本位的思維,從兩岸雙贏的大格局出發,“兩岸特色金融”才能名副其實。畢竟,在金融市場及業務的發展上,是台灣要靠大陸,而不是大陸靠台灣! 

  台灣應針對大陸金融的不足或需與台灣合作之處,主動與大陸協商並提供資源,而不是關在島內自己大談“兩岸特色”,兩岸透過協商後的金融分工,未來在台灣金融業的發展上,才能帶來真正的“兩岸”特色。 

  首先,台灣應該主動提出協助大陸農村金融的想法,將台灣的多年來對農漁會信用部的經營經驗,與大陸交流合作,因為基層金融是台灣金融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大陸急迫需要解決的難題。 

  其次,台灣應研擬以“經濟部”所屬之中小企業信保基金,與大陸協商助其規畫中小微企業融資可行策略與方法,讓珍貴的台灣金融特色,在大陸發揮當地亟需的在地特色。另外,亦可將銀行成功參與公債市場的經驗,以及以貨幣市場工具,與大陸合作以助其利率之市場化。 

  大陸在大型金融機構的經營上,具有台灣缺乏的特色,台灣在積極對陸銀開放後,才有可能吸收這些特色。最近台銀及兆豐銀登陸受挫,當然與台灣延宕陸資的中銀與交銀設點有關。期盼兩岸在金融交流的決策上,不要誤把相互牽制,當作是兩岸的特色才好! 

  台灣在貢獻了自己的特色之後,在以大陸為主的大中華金融市場中,才會有兩岸都同意的特色金融發展。兩岸金融經過雙方達成共識之後,台灣才能在金融分工是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大陸在金融上的發展,也可能因與台灣合作,走出更重微觀經濟的金融特色。 

  “兩岸特色”決不能排除國際經驗,在國際合作與國際競爭上,兩岸應攜手加速國際化。在對國際開放的道路,台灣雖然並非主要國際金融強權,卻有豐富的自由化經驗,值得大陸借鏡。 

  “兩岸特色金融”,絕對是兩岸金融交流的重大方向,也是台灣金融更上層樓的關鍵。但是,事涉兩岸就需要有兩岸的格局,台灣切莫關起門來,只搞自己想像的特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