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住建部專家:未來樓市調控主方向不會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30 19:01:34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在29日召開的2012第四屆中國(西部)銀川房.車生活文化節房地產高峰論壇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未來房地產調控仍將堅持控制投資性需求,控制房價上漲不動搖,同時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滿足市場剛性需求。而把握開發節奏,提升開發品質,積極轉型調整則是房地產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關鍵。

  新華社報道,秦虹在論壇上說,未來樓市調控政策的核心仍是控制房價上漲,讓被投資性需求推高的房價回歸合理水準,讓超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水準的房價不合理上漲回歸理性。另一方面,持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給,滿足市場剛性需求。

  她認為,從短期效果看,房地產調控政策在去年第四季度才初顯成效,而這主要是政策影響、干預的結果並非市場自主調節行為。為保障調控效果的持續性,目前調控政策不能放鬆。另外,房地產既有資產屬性又有使用屬性,其自然的資產屬性決定了“即使購買一套住房也屬於投資”。

  “投資性需求對房價高低並不敏感,而只受預期房價影響。”秦虹說,發展房地產市場是要通過市場配置資源滿足豐富多樣的住房需求,而非培育股市之外的另一個投機性市場。因此,長期來講,以後的調控手段可能從限購、限價等行政手段轉變為市場經濟手段,但抑制投資性需求的目標不會變。

  這也是新一輪樓市調控與以往調控政策的區別。秦虹認為,本輪調控政策的重心從注重房地產業的經濟功能轉向注重其社會功能。房地產市場不能靠投資性需求支撐,而要靠自住型需求推動。而目前來看,差別化信貸和稅收工具是控制投資性需求的有效手段,在保護自住型住房需求的前提下全面開徵房產稅,是調節房地產市場的經濟手段和長效機制。

  同時,秦虹表示,過去十年間,中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口向大城市流動趨勢明顯,城市家庭進入小型化加速時代。因此,不同於發達國家以存量交易為主的房地產市場,我國以新房交易為主的房地產市場未來仍有很大空間。

  但是,房地產市場雖仍有空間,增速下降卻是必然趨勢,房地產行業調整在所難免。她建議,房地產企業應採取穩健的財務模式,控制負債率,改變過去粗放擴張式的土地盈利模式,將品牌和專業化能力作為盈利關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