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經濟難題 中歐相互需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4 08:41:30  


5月3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歐洲理事會大樓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法國《歐洲時報》5月4日載文《解經濟難題 中歐相互需要》,摘要如下:

  即將結束歐洲之行的中國副總理李克強,以“當歐洲設計遇上中國製造,歐洲技術遇上中國市場,就會產生美妙的效應”來形容中歐之間加強合作存在廣闊空間,這一形象的說法為近期中國領導人密集的歐洲行程再添亮色,引發廣泛關注。而綜觀持續了半個多月的中歐“外交大戲”,類似的表態也說明,在當前中國經濟謀求轉型升級、歐洲經濟尋求擺脫危機的背景下,要解決經濟難題,中歐互為需要。

  先看歐洲,兩年多來,為了應對債務危機,很多國家都採取了緊縮的經濟政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危機,但也給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造成歐元區失業率屢創新高,連此次危機中表現最為堅挺的德國也開始受到衝擊。

  隨著債務危機與經濟衰退緊迫性的相對易位,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和經濟學家開始強調,債務危機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歐洲需要從危機模式轉向增長模式。而經歷了金融危機、債務危機之痛的歐洲,要促進經濟增長,當然不能再走發債、赤字的回頭路,因此也面臨一個調整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問題。

  再看中國,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經很多年,其迫切性、必要性正日益凸現,官方今年甚至主動調低經濟增長目標,以期實現產業優化、結構調整、經濟轉型。

  對於中國和歐洲這兩大經濟體而言,轉變發展方式和謀求經濟復甦的手段肯定會有不同,但相同、相通之處也絕不為少。其中,李克強提到的製造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