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媒體觀察:印度新型導彈借浮誇風上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6 00:07:57  


  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從“海軍世界第二”到“陸基彈道導彈世界第四”,再到“2011年GDP世界第三”,印度的習慣性高調總是讓人對“浮誇”一詞的理解更為深刻。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稱,4月19日,印度自主研發的“烈火—5”導彈從印東部奧裡薩邦的惠勒島綜合試驗場發射升空,在飛行15分鐘後,擊中了位於印度洋的一處預定目標。印度上下歡呼進入了“洲際導彈精英俱樂部”,甚至有媒體專門把“烈火—5”稱之為“中國殺手”。

  而就在印度剛剛試射成功“烈火—5”的第二天,印度軍方便爆出了武器裝備採購的大規模腐敗黑幕。不過,這種諷刺似乎並沒有影響印度人自我陶醉的興致,印度的媒體依然津津樂道於“烈火—5”是有效制衡中國的軍事“里程碑”。

  導彈戰鬥力與其炫耀不成正比

  長期以來,印度一直把戰略導彈力量作為提升整體軍事實力的重要支柱。上世紀80年代,在前總理英迪拉.甘地的大力推動下,印度啟動了“導彈發展綜合計劃”,這標誌著印度戰略導彈工程的全面開啟。按照這項計劃的規劃,印度將在10年之內完成陸基、海基和空中的導彈研發和部署。然而,這項計劃直到2008年才被印度官方宣布基本完成,整整滯後了規劃近20年。

  儘管這項導彈計劃的落實並不完美,但自2002年以來,印度明顯加快了打造“三位一體”的戰略導彈力量的步伐。其中“烈火”系列中程、中遠程和洲際導彈的試射成功是其導彈實力躍升的重要標誌。

  “烈火”系列中遠程導彈主要是在“大地”近程導彈、“衛星運載火箭—3”和蘇制“飛毛腿”導彈的基礎上研發的。目前,從“烈火—1”到“烈火—5”構成了“烈火”家族圖譜。

  “烈火”系列導彈解決了固體燃料推進劑的問題,使作戰準備時間和機動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除“烈火—1”採用液體推進劑外,“烈火—2”、“烈火—3”和“烈火—4”在設計原理上大致相同,主要是在火箭材料上做了升級改進,使導彈的整體重量更輕,使其戰鬥部能夠承載的彈頭重量更大。“烈火—5”作為印度的首枚洲際彈道導彈,是“烈火”家族唯一的三級火箭導彈,除了射程5000千米的遠距離以外,“烈火—5”還攻克了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的難關,可以攜帶3到10枚常規或核彈頭,提升了毀傷效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