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學者:中美有智慧消解“互信赤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7 08:54:31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陶文釗的文章指出,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了豐碩成果,這從雙方發表的“具體成果清單”和“成果情況說明”中可以看得明明白白。這些成果內容廣泛,既涉及雙邊問題,更涉及地區和國際問題,表明兩國在應對地區和全球性挑戰方面確實擁有共同利益,負有共同責任。近年來,通過持續不斷的對話和合作,兩國之間逐漸建立起了一個重要的共識:兩國要構建和諧相處、和平競爭、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這個共識是比具體的成果更為重要、意義更加深遠的大成果。

  實際上,從40年前尼克松訪華時起,尤其是兩國關係正常化以後,中美就開始了探索這種新型大國關係的歷程。這個歷程不是一帆風順的,歷經風雨、波折、起伏,但從總體上說,兩國關係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中國是在現存的國際體系之內實現經濟增長的,一個相對穩定的中美關係使中國受益。同時,美國也從中國的發展中獲益。兩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賴不斷加深。既然如此,為什麼現在要提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問題?為什麼現在兩國之間缺乏互信的問題變得這麼突出呢?筆者以為這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從美國方面來說,現在遇到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在美國國內和國外,都有人在問:美國是不是衰落了?二是反觀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的10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世界金融危機更是把中國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國發展太快了,中國自己沒有充分準備好,外部世界更沒有準備好,於是就產生了對快速變化的不適應,中國自己不大適應,外部世界更不適應。美國的變化與中國的發展同時發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世界上又有再過若干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美國之類的預測。於是美國對中國的疑慮劇增:中國是不是要挑戰美國在全球尤其是在亞洲的地位?

  結果就出現了一種怪現象:兩國的共同利益不斷增進,合作領域愈來愈寬廣,但兩國之間的互信卻沒有隨之增進,甚至出現了巨額的“互信赤字”。再加上在國際關係史上大國的崛起往往伴隨著對抗、衝突甚至戰爭,因此在美國和中國都有人認為,中美兩國也不能走出這種“大國政治的悲劇”。

  但是畢竟時代不同了,到了21世紀,全球化時代的國際關係中有了許多以前沒有的內容和特征,使國家間的關係發生了並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去年拜登副總統訪華以後在《紐約時報》網站上發表了題為《中國的崛起並不是美國的衰亡》的文章,奧巴馬總統和其他美國政要也一再重申了類似的看法,這越來越成為美國對中國和中美關係的主流看法。中美兩國已經有了三四十年互利共贏的歷史,兩國政治家和人民的政治智慧完全可以使兩國關係擺脫傳統大國衝突對抗的邏輯,走出一條新型的大國關係之路。知易行難,唯有用務實行動落實好對話達成的各項具體成果,才能逐步壓縮“互信赤字”。

  中美第四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剛剛落幕,國防部長梁光烈就開始了對美國的正式訪問。這是中國國防部長時隔9年對美國的首次訪問。兩軍關係是中美關係的短板。此次訪問對於推動兩軍交流、構建新型的大國關係、穩定亞太局勢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