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印媒:印度軍方患上“中國恐懼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8 16:49:29  


 
  獲取“世界大國”通行證

  新德里的上述資深人士告訴《世界新聞報》,如果研究印度歷史會發現,完全用“窮兵黷武”來形容印度大力發展國防工業,是不夠全面的。事實上,印度痴迷於軍事建設,並非是想和誰對抗,而是源於印度民族意識中的自衛心理。“印度的歷史是一部苦難的受壓迫史,在2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遭到外族入侵,不安全感深深地積澱在印度民族的意識中,造成今天的印度傾盡一切努力強大軍隊,為的是展示保家衛國的實力。”這名資深人士說。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印度問題專家傅小強認為,印度把軍備建設看作是邁向世界大國的“敲門磚”,強軍、擴軍是實現大國夢的捷徑。“說白了,印度想通過展示軍力,向外界證明自己的大國身份。”傅小強對《世界新聞報》說。

  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是印度大國夢的奠基人。尼赫魯在1945年出版的《印度的發現》一書中寫道:“在將來,太平洋會代替大西洋成為全世界的神經中樞。印度雖然並非太平洋國家,卻不可避免要在那裡發揮重要影響。”1949年10月,尼赫魯在給各邦首席部長的信中聲稱:“全世界都公認亞洲的未來將由印度的未來決定。印度將逐漸成為亞洲的中心。”

  正是在追求大國地位的精神鼓舞下,印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陸上戰略和海洋戰略。在陸上,印度奉行立足“兩線作戰”的方針,把中國和巴基斯坦看作主要假想敵。在海上,印度力圖控制從好望角、蘇伊士運河到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通道,並實現從“區域性威懾與控制”向“遠洋進攻”的跨越,形成對印度洋的實際控制。有分析稱,從這個意義上說,“烈火”-5不僅是一枚彈道導彈,更是一枚政治導彈。它向世界宣告,印度已經達到了軍事強國所具備的國防工業水平,正在從地區大國向全球大國邁進。

  然而,印度一些分析家認為,建築在火藥上的大國,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國。有批評家指出,印度有一半人口還處於貧困線以下,若論民生指標之低,印度恐怕能數出不少排在世界前列的。除了強大的軍備體系,基礎設施、人口規模、社會保障、教育水平,這些也都是衡量一個大國的標準。印度需要在綜合實力上多使勁,而不是專注於軍工這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