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學者:耐心與菲長期周旋,時間拖延對中國有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1 13:41:49  


 
  另外,根據國際海洋法的規定,確定該島歸屬誰,誰就能合法控制周邊上萬平方公里海域的資源開採權。今年4月10日,菲律賓飛機偵察發現中國漁船出現在黃岩島瀉湖內,便出動美國去年剛贈送的一艘“准軍艦”(其實是艦齡已47年的老邁海岸巡邏艦),前往抓捕中國漁民。這次行動恰恰安排在美國和菲律賓的“肩並肩”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前幾天,也很難說是巧合。

  此次菲當局卻打錯了算盤,在過去被視為控制禁地的黃岩島出手便碰了釘子。當菲艦放下小艇以軍人登上中國漁船搜查並準備扣留時,中國兩艘海監船及時趕到瀉湖入口堵住菲艦,登上中國漁船的菲軍人見狀便下船登上小艇逃回軍艦。那艘雖有3000多噸排水量卻沒有戰鬥能力的巡邏艦也於次日撤回,菲方又派警備艇前往接替,同中國的海監、漁政船形成對峙。

  文章指出,菲艇雖保持對峙姿態,卻因心虛膽怯,到黃岩島海域時便奉命打起白旗。在國際舞台上,菲律賓當局卻利用此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一場風波,概括起來便是“拉美國、求東盟”,把一場本可算作漁業糾紛的事升級為國際緊張事件。

  “海軍二線、海警一線”成為中方維權有效方式。如今中國的綜合國力以及海上力量,已遠非20世紀90年代的狀態可比,此次黃岩島事件便證明菲方當年那種大肆抓捕、關押甚至開槍對付中國漁民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此次中國能派出相當數量的海監、漁政船在持續的對峙中不斷輪番進入距港1000公里外的黃岩島海域,也說明具備了在那片海域維權常態化的能力。

  過去菲方在黃岩島和南沙東部對付中國漁船唯一的優勢,便是距離較近而便於出動艦艇,中方艦只出港後到達該處需要兩天。中國海上警備力量因外海值班艦船不多和噸位小,戰機航程也有限,對本國漁民很難及時救援。不過,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海軍有了大發展,航空兵的作戰半徑基本已能覆蓋整個南海,同時,解決空中加油問題可增大留空時間,因此在中沙、南沙海域鞭長莫及的這一“軟肋”已得到彌補。

  與此同時,以“准海軍”相比喻的中國海監、漁政等海上強力執法隊伍也得到大發展,獲得了大批噸位大、航程遠且性能先進的船只。按菲律賓國防部長在黃岩島對峙發生後的講法,中菲力量對比已相當於“螞蟻同大象”。

  中國此次進入黃岩島的維權力量,只使用了海監、漁政艦只,正是遵循了國際通行的“海軍二線,海警一線”的維權方式,從性質上看便不是軍事行動而是海上執法。這種方式,能夠在盡量不升級衝突的情況下迫使對手止步,從國際法的角度看也會使想干預的外部國家難找借口。當然,中國有絕對優勢海空軍作為後盾,對方膽敢把海警式的維權升級為作戰,那就會在中方後發制人的打擊中遭受滅頂之災。

  文章指出,中國因處於絕對的強勢地位,以這種方法來對付那些用耍無賴方式“以小欺大”的國家,倒是一種政治上、軍事上都有利的方法。此次黃岩島對峙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又說明了中國在南海維權的決心和能力都在增強。當然,南海矛盾形成的複雜性和長期性,加上外部勢力特別是美國的介入,使這一問題必然呈現長期性,期望靠一擊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南海新爭端 中國或敲山震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