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院士:故意炒作溫州動車事故造成很大負面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5 11:27:32  


錢清泉。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昨天上午,由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主辦的“2012年百名院士專家廣州行”正式啟動,活動時間將一直持續到2013年3月。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百名院士專家行”主要是圍繞廣州市的城市發展和科技進步、全民科技與創新的素質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開展活動,內容包括院士專題學術報告會、院士專家進企業、院士專家為政府決策和規劃服務、院士入園區、院士專家學術交流專題活動等。

  院士開講

  鐵道電氣化自動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清泉:

  故意炒作“7.23”造成很大負面影響

  講座上,錢清泉特意分析了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的原因,“的確在修建的時候有點急了,”他告訴記者,溫州這個事故國家已經做了最終的解釋,是一個重特大事故,“有人說管理問題,有人說技術問題,最後的定位應該說是技術上的管理問題”。錢清泉認為,7分鐘出現100次雷擊,這是以前沒有過的,但這恰恰反映出了技術上有設計缺陷,“這個缺陷也屬於管理問題,把關不夠。怎樣通過智能化使軌道交通更安全,這是當前很重要的問題。”

  “7.23”事故,使整個高速鐵路、軌道交通遇冷。錢清泉坦言,他認為7.23事故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是惡意炒作。他解釋,公路交通每年傷亡人數達30萬,軌道交通少得多。“故意炒作造成這麼大的負面效應,本來我國在去年可以做到8000公里的軌道,結果因為這一炒作,正在開工的全部停工了,國外有十幾個國家要引進中國的高速鐵路技術,結果合同全部停止了。”

  軌道交通冒進人才培養跟不上

  在昨天的啟動儀式上,鐵道電氣化自動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清泉作了“軌道交通安全的保障”主題講座,他表示,目前中國的軌道交通建設存在有點“急”、趕進度、人才培養不力等問題。

  錢清泉認為,智能化軌道交通是未來解決交通運輸以及城市擁堵的重要方法,“到底今後怎麼發展,到底安全還是不安全,大家都在思考這些問題”。錢清泉表示,雖然我國經過六七年的努力,高速鐵路的發展已經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引領世界,但是技術創新、人才培養以及管理還“不夠”。

  錢清泉稱,到2020年我國鐵路達到12萬公里,建設客運專項1 .2萬公里以上。到今年5月初,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地鐵)有15個城市在建,現在已經建成了56條,這是到這個月初的數字。到2015年可能要建97條,交通里程達到2260公里。“無論是規劃設計、公路檢測、信號系統等等都迫切需要智能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