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毛澤東警衛拋棄家人 欲重回過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9 09:16:43  


  中評社北京5月29日電/據齊魯晚報報道,5月19日,鄭州市國貿大廈前廣場,人來人往中,一位身穿舊軍裝、胸前掛滿勳章的老軍人正在免費贈書——他自己所著的《中南海警衛》。

  僅僅是給毛主席做了三年警衛,可57歲的李丙需似乎一輩子也沒走出毛主席的“磁場”。

  為什麼?為什麼李丙需以及與他生活於同一時代的很多人,總是走不出那個烙上特殊印記的時代?他們在尋找什麼?

  重新回到那個時代

  自從李丙需坐在鄭州國貿大廈前廣場的第一天起,他就與周圍高樓林立的環境顯得格格不入。

  57歲的李丙需,曾是毛澤東主席的一名普通衛兵。他頂著烈日端坐街頭,只為把自己所著的《中南海警衛》免費贈與過往行人。

  贈書活動已經進行了一年多,這也是他帶領幾位志願者進行的“愛國教育萬里行”活動的一部分。從1995年辭去平頂山一家煤礦治安科職務之後,他就開始重新追尋毛澤東的足跡,至今已經17年。

  在這17年裡,李丙需到處搜集毛主席生前使用過的物品,並從平頂山返京探訪自己的老首長,在河南組織愛國主義展覽,到全國十幾個省市作報告……

  每當有人誇獎他“忠誠”,李丙需都很開心。“忠誠”二字,李丙需看作是對自己的肯定,也是最大的榮耀。也恰恰是這兩個字,成為壓在李丙需身上,丟不掉也捨不得丟掉的重擔。

  為了這兩個字,李丙需撇下父母、妻女,孤身一人重新回到“那個時代”。回憶,不停地回憶,成為他一生追求的“事業”。

  “父母問我為啥一年才回家一次,妻子罵我神經病、不務正業,朋友也不理解,問我是不是傻了。”

  可李丙需不在乎。在他眼中,多寫一本書、多作一場報告、多辦一次展覽、多做一件好事,就是向社會多投入一份奉獻,而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每當說到這裡,李丙需都會拍打著桌子,異常激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