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種方式則是真正的“捂盤”。記者上周來到了大興另外一個樓盤。按銷售員的說法,日前開盤的一棟樓中,位置相對較好的東向房源已經賣完了,現在買只能從西向房源中挑了,而且所剩也已不多。但隨後記者在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上看到,大量東向房源仍未網簽,西向房源剩得更多。
早在幾年前被明令禁止的“購房意向金”也出現在該項目中。據銷售人員介紹,可以先交5千元排號,確認會買時,繳納2萬元定金,然後在5個工作日內繳納其餘首付款,排號費可以退,但定金不退。如此做法,開發商的目的就是要蓄客排號。
分析
庫存大房價上調沒基礎
事實上,這種銷售方式並非個案。開發商減少單次推盤的房源數量,增加推盤次數,造成小範圍、短時間內的供不應求假象。除了小批量推盤之外,延長蓄客時間以試探樓市需求等方法已經被開發商運用的爐火純青。
在2009年—2010年間,開發商將“捂盤”這種營銷方式運用的嫻熟至極,而大多數購房者沒有辦法與之抗衡。但現在需要注意的是,樓市剛剛有起色,並不存在“捂盤”的沃土。
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總監張大偉上午向記者表示,目前房價還沒有上調的基礎,畢竟樓市庫存量很大,今年下半年還將有大量新盤和保障性住房上市,對價格也是不小的衝擊,所以購房者沒有必要看到成交量上漲就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