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甘肅西平鐵路強行施工 千年古城遺址受損
http://www.CRNTT.com   2012-06-11 23:18:50


  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近日,記者接到群眾舉報稱,在西平鐵路涇川段建設過程中,位於甘肅平涼的涇州古城遺址遭嚴重破壞,當地文保部門兩次發出緊急停工通知,均被無視。
 
  人民日報報道,一方是國家重點工程,必須按期完工;一方是絲綢之路上的千年古城遺址,保護不容忽視。鐵路建設與文物保護,這二者之間應該如何協調?鐵路要通過涇川就必須破壞古城嗎?
 
  6月10日,記者在已遭施工破壞的古城遺址上看到,建設方雖已迫於壓力停工,古城墻上挖掘機作業的痕跡猶存,斷壁殘垣分外醒目;當地文保部門力圖阻擋機械進入現場施工而布下的一排排石塊,在已坍塌的城墻面前看上去更像是螳臂當車。
 
  據介紹,這裡在建的西安至平涼鐵路,是一條重要的西部運輸大通道,也是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項目。
 
  多次要求停工無效,文保部門值班“守城”
 
  涇州古城遺址位於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城北,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記載,涇州古城從商周時代開始繁榮,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明朝成化年間,暴雨引發山洪,將涇州古城衝毀,遺址保留至今。
 
  據介紹,鐵路橫穿涇州古城,從蘭家山至水泉寺段約2.6公里。在涇川縣水泉寺段,記者看到了涇州古城西城墻的遺址,這座高約18米左右的城墻由於鐵路修建被“攔腰掐斷”。
 
  而“穿城而過”的西平鐵路,2008年7月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同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西平鐵路將連通寶(雞)中(衛)鐵路和在建的天(水)平(涼)鐵路,把西安、寶雞、天水、平涼等市連接起來,形成我國西部經濟版圖中重要的鐵路運輸骨架網。
 
  在遺址破壞現場,記者看到,這裡張貼著各種政府文件的噴繪版,懸掛著各種針鋒相對的標語條幅。其中一張涇川縣文體廣電局關於涇州古城遺址保護的“值班表”尤為醒目,表上詳細列出了值班負責人及輪流值班人員的姓名和電話。
 
  涇川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隊長劉鑫建說,因施工對遺址造成嚴重破壞,涇川縣文體廣電局曾於今年3月份和5月份先後兩次給西平鐵路涇川段建設項目部發出緊急停工通知,但都被施工方無視。於是,涇川縣文體廣電局便輪流值班保衛古城,建設方這才不得不停止施工。
 
  甘肅省涇川縣文化產業辦公室主任魏海峰介紹,2009年12月11日,國家文物局以(2009)902號函件形式,對西平鐵路通過涇州古城的建設方案批覆甘肅省文物局:“兩條線路(南線、北線)均通過文物保護範圍,特別是北線直接穿越古城內城,破壞了部分城墻”,建議鐵路線路選址進一步優化,移出古城範圍。
 
  今年3月12日,國家文物局以(2012)138號函再次批覆,要求將該項目移出古城保護範圍,另行選址建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