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在日中國新娘的金錢觀:夢想被擊得粉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7 11:24:45  


每天為入不敷出的生活發愁,就像走在一片看不到盡頭的黑森林裡。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道,在日本有一類華人,她們的生活是很多在日華人上班族和中國留學生體會不到的。她們或閑散安逸,或行色匆匆;或安於平淡,或懷揣夢想。在日本的華人群體里的,家庭主婦和中國研修生一樣,是在日華人里人數最多的兩類群體。 

  這些年,遠嫁日本的中國新娘占到了這個國家國際婚姻的三分之一。來自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最近幾年,中國新娘進入日本的勢頭更為迅猛,從2001年起,每年都有超過1萬人的中國新娘嫁到日本。即使是發生“3.11大地震”的2011年,不少中國女子還是冒著核輻射的危險,漂洋過海來日本尋找幸福。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日本,華人主婦作為 “大內總管”,每天考慮的是如何讓家庭持續良好地運轉起來。與其他華人群體比起來,她們的金錢觀更為成熟。

  在日華人主婦的主體是跨國婚姻的華人婦女,她們大多學歷不太高,通過中介或親戚朋友介紹,與日本人組成家庭後生兒育女。她們經濟上主要依靠丈夫,在家庭財政上有著自己獨特的感受。

  近日,一位嫁到日本17年的華人主婦來到《日本新華僑報》社,向記者講述了她被金錢改變的生活。

  今年42歲的張艶麗(化名),來自中國大連市。1995年,25歲的她中專畢業五年後,通過中國的一家婚姻中介機構,嫁給了大她10歲的日本丈夫。在國內時,日本電視劇是張艶麗的最愛。電視劇中日本主婦們悠閑富裕的生活讓她羨慕不已。來到日本後,她才發現,原來很多生活情節只會出現在電視里,東京實在是“居之不易”。

  丈夫是一家日本中型電器公司的課長,每月40萬日元(約35000元人民幣)的收入雖然不低,但張艶麗不精打細算,家庭隨時就可能陷入財政危機。住房貸款、孩子的各項費用、水費電費住民稅,哪一項都不讓人輕鬆。在有了一個小孩後,張艶麗和丈夫怕孩子寂寞,本來想再要一個,但只是粗略算了算花費,兩口子就立馬打了“退堂鼓”。

  日本經濟形勢一天不如一天,張艶麗丈夫的收入已經好幾年原地踏步,而各項家庭支出卻一個勁的往上漲。為了讓生活水平不至於急轉直下,張艶麗很久以前就已經把興趣從雜誌的娛樂時尚版,轉向了前幾頁的家庭理財篇。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她也放棄了離家不到5分鐘的便利店,而是步行20多分鐘去一家最便宜的大賣場。

  除了家里的財政狀況惡化,張艶麗的“小金庫”也開始頻頻告急。以前,通過左右騰挪,她每個月都能省下幾個私房錢。但這幾年,大河無水小河幹,她的“小金庫”也開始出的多進的少。張艶麗在國內的3個弟弟結婚,她送的禮金一個比一個少,在國內的親戚中越來越沒“面子”。

  前幾天,一向不太關心政治的張艶麗,時刻盯著日本消費稅增稅法案的表決情況。在電視上看到法案通過的那一刻,她心里猛地抽了一下。沒等電視評論員出來分析點評,張艶麗就迫不及待地拿出計算器,開始按起來。看著計算器上最後顯示的數字,她不禁長嘆了一口氣。

  “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收入不漲還要增稅,今後的生活還有啥盼頭。每天為入不敷出的生活發愁,就像走在一片看不到盡頭的黑森林里。年輕時的夢想被金錢擊得粉碎,這難道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如果當年不到日本來,我現在會是什麼模樣……。”全日本都在為增加消費稅騷動的6月26日下午,張艶麗心里不知何時湧上了一絲少女般悲涼的詩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