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國防大學教授:解決周邊摩擦,要以軍事為後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3 14:01:47  


  中評社北京7月13日電/國防大學教授韓旭東13在環球時報發表文章說,中國如今向世界性強國發展中,面臨著歷史上最為複雜的現實環境。現在中國面臨的周邊摩擦越來越多,嚴重影響著中國的發展。

  文章說,中國的周邊熱點問題最多,全球熱點主要集中於亞太,亞太熱點主要集中於中國周邊。中國擁有鄰國最多,陸上14個,海上8個。多數熱點牽涉鄰國,在南沙群島海域,中國與多國同時存在著爭端。我國與8個鄰國存在著海洋劃界主權爭議,爭議海域占我國主張管轄海域的52%。近來周邊國家主動挑起、製造摩擦,有的甚至還使用軍事手段相威脅。中國主張和平發展,事實並不如中國期望的那樣。

  要注意到中國周邊熱點的“熱”幾乎都有美國在個中作祟。進入21世紀後,全球經濟重心加快從大西洋向亞太轉移,美國全球軍事戰略重心加速從中東向亞太方向調整。美國同中國周邊國家拉緊軍事關係,不斷加強與這些國家進行軍事演習,炫耀武力,同時還採取多種手法支持中國周邊國家加快軍事發展,變相支持它們與中國進行博弈。這是中國周邊變熱的重要原因。

  文章說,降低周邊摩擦熱度並解決問題,關鍵在於正確運用策略。在大政方針已定的情況下,鬥爭策略至關重要。面對周邊安全環境,在堅持和平發展和防禦性國防政策的戰略下,處理周邊熱點問題則主要依賴於我們所運用的策略。

  這種策略可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以中美關係為主線。只有處理好與美國的關係,尤其是中國如何應對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關係著能否順利和妥善解決我國周邊的熱點問題。二是利用好鄰國之間的矛盾,因為不少鄰國之間存在領海和領土的爭端,利用它們之間的矛盾分散精力。三是依賴新興力量改善我國的國際環境。美國與新興力量之間的博弈逐漸成為國際鬥爭的一個主要矛盾。大力加強與新興國家之間的關係,增加與美國鬥爭的分量。四是我國依靠強大的經濟實力、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政治影響力等做足非爭端領域的工作,以促進爭端問題的解決。五是加快軍事實力提高的幅度。沒有強大軍事實力為後盾的和平主張是軟弱的,甚至是無法實現的。歷史經驗證明,在必要時刻顯示軍事實力有助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矛盾解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