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亞洲時報:東海風暴 凸顯力量平衡轉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8 14:55:07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香港“亞洲時報”在線18日發表文章說,正當南海緊張局勢上升之際,中國東側面臨的壓力也逐漸增加。中日最近圍繞一系列島嶼所產生的爭端表明了地區和全球力量平衡的變化。

  釣魚島爭端的時機頗讓人玩味。中國與菲越在南海的爭端日趨激烈。日本可能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向北京施壓,意在與同樣受困於中國經濟和軍事影響力的亞洲鄰國聯手。

  然而,這種戰略可能是個錯誤。中國一貫反對通過多邊機制解決南海爭端。此外,東盟自身在南海問題上也存在分歧。中國的堅定盟友柬埔寨不願東盟作為整體與中國針鋒相對。泰國也不希望南海爭端影響東盟對華合作。此外,越菲之間就南海問題也存在相互爭奪。

  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頻頻動作,野田佳彥可能希望打“民族主義”牌來獲取國內支持。日民眾對崛起的中國十分警惕。精心策劃對華的有限衝突有利於野田的政治野心。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的緊張升級並非中國挑起。儘管兩國海洋爭端已存在數十年,北京一直滿足於外交抗議,同時接受現狀。東京出於地緣戰略和政治原因激化爭端,迫使北京做出反應。針對日本的挑釁,中國做出的政治和軍事反應與它針對越南的戰略對策很相似。

  然而,公開衝突帶來的弊處將遠大於潛在益處。隨著全球經濟持續低迷,中日兩國需要彼此的市場來生存。雙邊貿易和投資帶來的益處將遠超海洋油氣和漁業資源的價值。同時,日本的地區野心受困於歷史問題。日韓最近未能達成軍事條約的主要原因便是日本殖民主義的歷史遺產。在與菲越的爭端中,中國或許被視為好鬥國家,但若中日爆發衝突,日本將更難以獲得地區同情。

  儘管發生衝突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但北京絕不會在領土爭端中退讓。中國十分警惕美國在地區的意圖。美在海洋爭端中任何公開支持日本的舉動都將被視為干涉中國內政,並可能令大陸和台灣更靠近。正如日韓軍事協定失敗所證明的,在這一地區,民族主義將勝過地緣政治。

  釣魚島爭端很可能是一場政治口水仗。從公開衝突中得到的益處不足以令中日甘冒巨大風險。與此同時,雙方都不想在歷史敵人和今日對手面前示弱。日本的緩慢政治危機、北京的領導層更迭及臨近的美國大選,幾乎可確保這場衝突只是象徵性的。儘管如此,這還是體現力量平衡轉變的重要窗口。隨著中國經濟和軍事影響力持續擴大,東海的風暴亂流將反映大潮的變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