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蛟龍號潛航員講見聞:海底如荒蕪沙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30 08:50:43  


潛航員楊波在“蛟龍”號內進行海底試驗。楊波供圖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1980年出生的楊波是西安人,從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工作,參與“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研製工作。原本暈船的他,從2009年至今已先後參加“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7個潛次的下潛試驗。在執行此次7000米級海試任務之前,他將有孕在身的妻子送回老家,毅然踏上征程。 

  □海試任務 

  為科學家海底科考打前站 

  京華時報:對於這次7000米級海試任務,官方說法是“檢驗潛水器各系統在水下的各項性能”,包括哪些性能?都做了哪些試驗? 

  楊波:對於潛水器的聲學系統來說,這次深潛主要是測試各種聲學設備在深海的性能,看它在海底是否能正常工作。主要包括6個方面:如水聲通信系統,主要是實現母船與潛水器之間數據、文字、語音、圖片等資訊的傳送,其他還有探測海底微地形地貌的,測量海底障礙物的,有成像的,以及母船對潛水器深度和水下坐標測量的,測量海水流速的設備等等。我的任務就是測試這些系統、設備的運行情況。 

  京華時報:為何要做這些試驗? 

  楊波:這些試驗都是為以後科學家下到海底進行科考打前站。只有這些儀器的性能一切正常,才能保障科學家下到海底進行科考不會遇到障礙。 

  京華時報:在這些測試之外,還做了哪些工作? 

  楊波:我們這次也做了一些取樣的工作,取了海底的泥樣、水樣和海參等等,拿回來供科學家進行研究。 

  京華時報:與其他國家相比,這個潛水器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楊波:“蛟龍”號的聲學系統,很多設備都是我們自行研製的,並且技術水準達到國際前列。它的科學作業能力很強,搭載作業設備多,裡面能容納3個人,能站起來。好萊塢導演卡梅隆的“深海挑戰者”號雖然能下潛到1萬米,但只能容納1個人,而且不能自由活動,人蜷在裡面很不舒服。這種潛水器探險可以,但作為科考,很困難。 

  京華時報:為什麼選擇馬利亞納海溝進行海試? 

  楊波:馬利亞納海溝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深度超過7000米的海區之一。經過前期調查,我們找到了馬利亞納海溝一個比較平坦的地方,適合做試驗。我們做試驗都是選擇風險相對較小的區域,然後再去複雜地形。 

  京華時報:聽說明年準備在南海進行下潛? 

  楊波:“蛟龍”號已經具備在南海進行應用性下潛試驗的條件,從技術角度來說,沒有問題。明年我們要根據“南海深部計劃”的需要到南海進行下潛作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