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西方大銀行頻捲入洗錢醜聞 需集體大整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8 14:48:52  


 
  美國參議員卡爾‧萊文說,歐美銀行每年的洗錢金額從5000億美元到1萬億美元不等,給國際犯罪組織的不法行為提供了資金保障,其中流入美國的“黑錢”估計至少佔一半。萊文此處所列出的“黑錢”僅僅包括了刑事犯罪,不包含官員腐敗外逃資金和海外企業的逃稅避稅。據布魯金斯學會專家保守估計,僅後兩項“黑錢”的跨境轉移金額,每年至少有1000億美元。另外,跨境洗錢業務還包括非法不動產轉移、股票轉移和電匯欺詐等,如果全部加在一起將是個天文數字。

  作為美國監管機構,是否也有其他的利益考慮呢?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校區社會學教授詹姆士‧佩特拉什在其文章中犀利地指出,洗黑錢對經濟和社會穩定帶來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如果沒有這些資金的流動,美國經濟外部賬戶將會不穩定,美元走弱,銀行可用的投資和貸款將會萎縮,華盛頓如何維持它在全球金融體係中的領導地位?

  佩特拉什說,大家都覺得美國扮演著反洗錢“主力軍”的角色,但事實恰好相反。正是美國那些在成熟金融體係中摸爬滾打的大銀行,建立發展了一套極其老練的洗錢路徑,將不同渠道的非法所得轉移到美國,用於投資美國的合法商業、貿易或債券。美國國會已經召開了數次聽證會,但是大銀行仍我行我素。

  當花旗銀行曝出為墨西哥前總統的弟弟洗錢的醜聞時,其私人銀行經理說:“此事牽扯到公司高層,就是所謂的重要人物,我們只是小兵。”可見這種專門為富豪提供金融服務的私人銀行業務成為了洗錢的重災區,也成為監管的盲點。專家指出,美國的大銀行因涉洗錢被調查過、審計過、批評過、法辦過,但連渣打、匯豐或花旗這樣的大銀行都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別說其他銀行了。

  難以防範——

  反洗錢法執行乏力

  反洗錢需要銀行內部的合規和風險控制、各國監管法律的完善以及跨境合作等多管齊下。匯豐銀行此次採取的洗錢方式是所謂的“掉頭式交易直接撥付”,這種交易方式的資金流入和流出透明度低,不提供下單客戶和收款客戶的詳情。匯豐銀行利用其全球缺乏有效反洗錢體係的眾多分支,在匯豐美國與其分支交易過程中,係統內部默認其他分支反洗錢措施達標。

  國際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是目前最權威的反洗錢國際組織之一,中國、美國、歐盟等世界主要經濟體都是其成員。國際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規定,所有銀行應遵循“了解你的客戶”的原則,實行有效取得新客戶身份資信的程序,核實所有客戶的真實身份。如果客戶不能提供其身份證明,應當拒絕辦理交易。另外,銀行管理層應當保證業務經營符合道德標準和有關金融交易法規,如果銀行有理由相信某些交易與洗錢活動關聯,應拒絕提供服務。

  雖說國際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的立法精神在各大銀行合規中都能見到,但執行起來卻有諸多局限性,尤其是事前防範的可能性很小。首先,隨著金融創新,越來越多的金融衍生品和銀行業務方式成為洗錢的工具,不同的基金、保險投資都成為洗錢目標,加大了監管難度。其次,隨著金融交易全球化,銀行集團內部結構日趨龐雜,全球各地分支機構眾多,難以建立一套國際化標準並實行統一管理。例如匯豐銀行合規部高管在辭職時就表示自己權力有限,無法控制協調匯豐全球合規部門。再次,目前銀行洗錢醜聞暴露後多數以高管辭職或巨額賠償結束,難以從根本上取得震懾效果。

  對於大型銀行頻頻曝出洗錢醜聞,不少民眾表示已經厭煩了其“用錢解決問題”的態度。有專家指出,現在大家都不再問哪幾家銀行洗錢了,而是應該問問哪家沒有洗錢,全球銀行需要一次集體“大整頓”。匯豐銀行總裁多納說,匯豐已經從此次洗錢案中深刻吸取了教訓,並且承諾將作出“根本轉變”。美國民主黨參議員湯姆‧科伯恩認為,“真正需要轉變的是根深蒂固的銀行文化”。可是在利益面前,大銀行完成這種“文化轉變”可能並非一朝一夕的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