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暴動小貓獲罪 抗議需理智非噱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3 16:23:43  


  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從麥當娜到比約克,從精英階層的《紐約客》到民粹主義的《每日郵報》,整個世界似乎都團結起來支持無禮的俄羅斯女權主義者“暴動小貓(Pussy Riot)”,以對抗普京政府施加在她們身上的“暴行”。因流氓罪而被判坐監兩年的決定似乎不太可能會被收回,但國際媒體對此事地毯式的報道把這一事件變成了對克里姆林的一大羞辱。

  《紐約時報》網站20日刊登專欄撰稿人瓦蒂姆‧尼基丁(Vadim Nikitin)的評論文章稱,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及其盟國並不太關注蘇聯異見人士到底在表達什麼,只要這些人和克里姆林對著幹就好。難怪那些從沒讀過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Alexander Solzhenitsyn)作品的美國人看到他羞辱蘇聯時會那樣高興,但當索爾仁尼琴被驅逐出蘇聯後,他對其它國家各式問題的批評讓美國人震驚、生氣甚至認為受到了背叛:難道他沒和我們站在一邊?

  文章指出,利用異見人士達到反擊俄羅斯政權的政治目的,與養一隻寵物虎一般危險:不管看上去多麼地馴服,它到底是一個可能會反咬其主的畜生。

  2008年,激進的藝術團體Viona(俄語意“戰爭”)在總統大選那天,集結五對男女(其中包括一名四天後就將生產的懷孕女子)拉開“為繼承人小熊熊交配”的標語,於莫斯科生物博物館內集體寬衣解帶。這一舉動讓多少救世主大教堂的“龐克祈禱者”及托洛科尼可娃(Nadezhda Tolokonnikova,“暴動小貓”三成員之一)的粉絲高呼過癮。而在那之前,Viona還承認放火燒警車、在聖彼得堡一座吊橋上繪製猥瑣圖片。
 
  文章表示,做出這樣舉動的人在任何國家都可能會被逮捕,而不是單單只在專制的俄羅斯。但“暴動小貓”和Viona充分詮釋了一點:如果你不無政府主義地縱火,不極端主義地進行性挑釁,不故意淫穢且宣揚極左政治,那麼你就無法得到有趣、支持民主且反普京的女權主義。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