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退役美軍司令:稱霸南海 就能統治整個世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3 17:07:08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日前發表文章,題為“南中國海真是‘心臟之海’嗎?”作者是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戰略學副教授詹姆斯.霍姆斯,文章編譯如下:

  今年3月,已經退役的原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帕特裡克.沃爾什在接受日本《朝日新聞》採訪時,把南中國海比作亞太地區的新“戰略樞紐”。在解釋這一類比時,沃爾什將軍翻出了“陸權論”的倡導者、英國軍事理論家哈爾福德.麥金德爵士的舊觀點。作為地緣政治學的開創者,麥金德曾在1919年這樣總結自己的論斷:“誰統治了東歐,就統治了‘心臟地帶’;誰統治了‘心臟地帶’,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就統治了整個世界。”

  真是讓人為之一振的觀點。歐亞大陸就是麥金德口中的“世界島”,而“心臟地帶”指的是中亞。控制這片區域的大國可以利用當地的“內部通路”,通過迅速的地面運輸方式(以鐵路為主)運送兵力,這樣比在陸地周邊調動海軍要更為便捷。內部通路的地理位置會引發俄國與德國對心臟地帶的爭奪。麥金德就這樣預言了世界大戰的殺戮。

  沃爾什的觀點很有意思,但其中有關東南亞地緣政治的看法則不盡然。難道說南中國海真是一片覆蓋著海水的心臟地帶,以至於稱霸南中國海的國家就能統治“世界海”(大概範圍是整個大平洋和印度洋海域)乃至整個世界?這樣的類比有點過頭了。

  南中國海確實位於兩大洋交接處的中心位置。控制南中國海水域和空域、有能力排除外敵的大國確實享有便捷且相對經濟的戰略機動性。這個國家可以在南中國海東南部和東北部之間自由調動兵力,或者派兵進入廣闊的太平洋。談到這裡,南中國海與心臟地帶之間的類比還是站得住腳的。內部通路的作用確實擺在那裡。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南中國海周邊同樣存在著外部交通線,船員和飛行員可以借此繞過南中國海。船只和飛機可以借道澳大利亞北部與印度尼西亞群島之間的區域,避開統治東南亞的大國。相比之下,繞過麥金德口中的心臟地帶就要困難得多,因為其南部邊界是喜馬拉雅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此外,心臟地帶理論還存在一點小問題,那就是曾經統治心臟地帶的大國——先是俄國後是蘇聯——最後既沒有統治整個歐亞大陸,也沒能統治全世界。中亞確實居於中心位置,但事實證明對當地實施有效控制並沒有麥金德預想的那麼簡單。從這層意義上講,相對於麥金德構想中的那片貧瘠的中亞土地,擁有眾多人口、資源、商業活動與航運線路的南中國海或許更符合“心臟地帶”的定義。

  南中國海並不是學者們發表誇張論斷的第一個領域。看重南亞次大陸的“海權論”者們喜歡引述一段號稱出自美國軍事理論家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筆下的話,大意是誰統治了印度洋,就能統治21世紀的世界。如果接受這一邏輯的國家不只是印度,還包括了所有對南亞感興趣的大國,那麼無論這一邏輯正確與否,當地都會陷入衝突的深淵。在接受麥金德或馬漢之流提出的頗具誘惑力的理論之前,無論是決策者、戰略家還是普通民眾都必須三思。(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