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對朝政策有了微妙變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30 14:45:43  


8月14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和朝鮮勞動黨中央行政部部長張成澤共同啓動兩個經濟區管理委員會。當日,中朝共同開發和共同管理羅先經濟貿易區和黃金坪、威化島經濟區聯合指導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雙方宣布成立兩個經濟區的管理委員會。
  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29日載文《中國對朝政策的微妙變化》,摘要如下:

  跡象顯示,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利用與朝鮮方面的特殊關係,說服朝鮮進行改革開放。不同於以往,中國方面主動採取了諸多非常具體的措施,包括向朝鮮提供兩萬個就業簽證,組織朝鮮政府官員赴遼寧、天津、廣東學習經濟政策和特區建設經驗。不止如此,甚至韓國《中央日報》一度報道稱:“目前中國與朝鮮的高層交流事實上已經中斷,這算是中國要求朝鮮接受改革開放建議的一種對北脅迫”。這似乎都顯示中國開始引導金正恩體制下的朝鮮進行開放,對朝政策將出現一些微妙變化。

  為什麼這樣?原因很簡單,因為目前的對朝政策越來越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給中國執政者帶來的壓力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首先,中國政府面臨合法性的壓力。民族主義作為中國執政黨的合法性來源之一是學術界的共識,而且在目前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中國政府越來越依賴於民族主義的合法性。而中國目前的情形是,國民對朝鮮種種“我行我素”“忘恩負義”之舉越來越不滿。發生在5月的中國漁民被朝鮮劫持事件,則把不滿的情緒引向了高潮。

  當時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報道說,三艘中國漁船5月8日“被朝鮮”扣押。這表明中國認為朝鮮當局參與了此事。在中國民眾眼裡,一個長期依賴中國無償援助的國家,竟對其援助國做出這樣的事情,是不能理解和不可原諒的。很自然的,中國民眾的憤怒愈演愈烈。很多人批評中國政府對朝鮮的態度過於不慍不火,甚至有些軟弱。中國媒體和網民因為這次被扣事件,愈加質疑中國與朝鮮的親密關係。一位網友在新浪微博上寫道:“中國不能對朝鮮人無法無天的行為一味姑息,朝鮮不是中國的兄弟……朝鮮怎麼會突然闖入中國海域呢?”

  的確,金正恩就任朝鮮最高領導人以來,最出乎外界意料的地方,是他對中國表現出的藐視,而正是中國的經濟饋贈,使得朝鮮政府能夠運轉下去。但是,儘管金正恩態度頑固,罔顧中國感受,中國也只能努力維持朝鮮經濟不至崩潰。其中原因,正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所說,中國高級官員之所以不敢用中國的經濟力量對付朝鮮,是因為朝鮮政府垮台,有可能導致一個與美國結盟的統一朝鮮出現,這對中國不啻是一種噩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