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QE3來了,中國要趕緊出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8 08:23:41  


9月13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為了刺激經濟複蘇和就業市場改善,將進行新一輪資產購買計劃,并將超低的聯邦基金利率指引延長至2015年年中。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出台的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
  中評社香港9月18日電/美國《僑報》9月14日載文《QE3來了,中國要趕緊出招》,摘要如下:

  美國終於沒能夠“敵”得過經濟復甦緩慢、失業率高企等現實,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

  QE3的核心是,聯儲決定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同時繼續執行賣出短期國債、買入長期國債的“扭轉操作”,並繼續把到期的機構債券和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本金進行再投資。

  令人擔憂的是,美國此次推出的QE3,竟沒說明總購買規模和執行期限,這在以往是不多見的。這樣操作的唯一可能,就是美國政府已沒有辦法預測未來經濟的走勢和變化,而只能走一段看一段。那麼其他國家在制定政策時,就只能看美國眼色行事。這也意味著,一切主動權都掌握在美國人手中了。

  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毫無疑問是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早在兩年前,就傳出QE3。雖受經濟一度出現復甦跡象、就業率有回升影響,未如外界分析的那樣迅速出台QE3,但隨著歐債危機進一步惡化,美國經濟又重回低迷狀態,失業率也逐步回升。自然而然,QE3的傳聞也就不可避免地變成現實了。所以,美國推出QE3,已不是什麼新手段,而是兌現了此前的“承諾”。

  如果QE3在兩年前推出,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或許還小些,中國的應對能力也更強些。但今天就不同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經濟持續下滑,經濟增長率也跌破了一直被認為是“黃金線”的8%。更重要的是,實體經濟出現“空心化”,而目前所採取的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又都集中於“鐵公基”等非生產系統。實體企業由於沒有更多的政策支撐,面對QE3推出可能帶來的大宗商品價格無度上漲、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等問題,似乎很難找出更好的應對之策和辦法。

  尤其需要注意,QE3的推出,極可能進一步激活歐盟出台量化寬鬆政策的內在動力,並與美國遙相呼應,形成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更大的衝擊和影響。

  所以,面對QE3,中國須以更積極主動的態勢迅速並強有力地應對,確保經濟不受過大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