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新人披舊衣 勿對金正恩寄望太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6 01:19:43  


文章稱,金正恩與其時髦的夫人頻頻亮相依然改變不了其在政治上因循守舊的風格。
  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記者 梁棟編譯報道)自從金正日去世,其子金正恩接班上台後,關於朝鮮即將進行經濟改革的傳言就甚囂塵上。數月以來,許多專家和一些重要媒體都聲稱,朝鮮的經濟改革迫在眉睫,甚至有人宣布“朝鮮實事上已經放棄了計劃經濟”。但是,平壤方面卻再次令希望其按照自己的方式做出某些改變的人們失望了。

  美國《洛杉磯時報》5日刊發評論文章稱,朝鮮第十二屆最高人民會議第六次會議9月25日在平壤舉行。此前,外界認為本次最高人民會議的召開將意味著自由經濟原則將會被法律確定下來,或者將會被討論。然而,直到會議結束,連有關經濟改革的一點耳語和風聲都沒有。

  到底是哪裡出錯了呢?文章稱,“經濟改革”這個朝鮮的救命稻草有著一段很長的歷史。1994年,朝鮮開國領袖金日成去世。當時許多的專家,甚至包括美國政府,都預測繼任者金正日將會是一個大膽的改革家,開始實施大規模的經濟改革。然而,人們仍然在等待。

  在金正日沒有成為一個改革者後,一個新的理論產生了。那就是,平壤陷入了派系鬥爭,各方在競爭誰更有影響力控制未來具有可塑性的朝鮮領導人。據報道,朝鮮溫和路線的一派隱藏於政權官僚體系中,偷偷地向外界發出救助的信號。一旦美國或韓國提出讓步,新生的改革運動將會得到加強,朝鮮也將會踏上正確的發展之路。

  但是,在現實中,朝鮮政權卻一直在使用“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的戰略。正如朝鮮諺語所講,“同一個動物既有柔軟的皮毛,也有鋒利的爪子。”

  文章稱,當外界大量的讓步沒有帶來理想的結果時,失敗的原因就被歸咎於美國和韓國的慷慨不足,或是華盛頓和首爾的保守勢力作祟。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