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十八大前瞻:地方換屆70後開始嶄露頭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0 09:05:10  


 
  年輕幹部從哪裡來?

  他們為什麼能較早走上重要的領導崗位?年輕幹部從哪裡來?分析“60後”省委常委的公開簡歷,大致可以看出各省產生年輕幹部比較集中的4個領域。

  首先是艱苦地區。從本輪省級黨委換屆後的結果看,“60後”省委常委湧現比較集中的,多是如新疆、內蒙古、西藏、貴州等邊疆、民族自治區或中西部欠發達省份。相比而言,艱苦地區往往存在自然環境惡劣、經濟基礎薄弱、社會成熟度不高等情況。不過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這些不利條件又恰好為年輕幹部施展才華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舞台。

  第二是國有企事業單位。在目前的“60後”省委常委中,較典型者如河北省省長張慶偉。他曾長期供職於航天科研機構,1996年(35歲)便獲提任正局級。此外,王炯、陳肇雄、竺延風等多人都曾在中央或省屬企事業單位工作的經歷。相比較於黨政機構,企事業單位的績效指標更加清晰,人才晉升的體制機制更加靈活,這是有利於具備經營管理或專業特長的年輕幹部脫穎而出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是中央機關。在我國的政治架構中,上一級機關與下一級地方黨委政府的正副領導在職級上呈對應關係,但競爭的激烈程度則大不同。在中央機關內更容易解決“級別”。不過,機關幹部外放地方,一般需要得到所在單位和接收地兩方面的首肯,因此,地方同意接收的幹部也往往是能技壓群雄,綜合能力較當地同齡或同級競爭者更加突出。

  第四是共青團系統。《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這就決定了共青團的職能除了是黨聯繫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以外,還是鍛煉年輕幹部的重要陣地,同時也意味著團幹部與相同級別的其他系統官員相比更容易顯現出年齡的優勢。不過,當團幹部“轉業”主持地方工作時,按慣例多數又會被“降半格”使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